至少有 16 個美國州通過了禁止在學校課程中教授批判種族理論的法案,在某些情況下,禁止教授諸如“種族偏見”、“父權制”和“結構性不平等”等術語。這些限制將批判種族理論用作一種恐嚇策略,儘管實際研究僅考察了種族和法律如何互動,而不是種族和社會的所有概念。至少,這些法案歪曲了實際的研究結果。最糟糕的是,它們是一場虛假資訊運動。
這些型別的政治策略破壞了教育的一些基本目標,例如批判性推理以及歷史和科學研究。關於教育、醫療保健、地球和民主的重要政治和政策決策懸而未決,它們都應以證據為依據。針對困擾我們的每一個問題,從種族主義和白人至上主義到缺乏醫療保健和環境不公正,都在進行著強有力的研究。學術研究揭示了消除我們社會中根深蒂固的不平等的有力工具,我們應該使用這些工具。
內隱偏見助長了有害的刻板印象,併產生了許多現實世界的影響,例如阻止黑人獲得優質的醫療保健、教育或住房。偏見被構建到政策制定者和醫療服務提供者使用的日常資料演算法中,以確定護理甚至法律程式。有些人可能認為自己沒有偏見,但對社會邊緣群體實施“微侵犯”,造成心理傷害並加劇歧視。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不平等損害了很大一部分人口的健康。長期貧困的壓力會造成疾病迴圈,引發終生的健康鬥爭,而這些鬥爭不成比例地由有色人種和低收入群體承擔。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對這些群體造成了不平等的損害。新的治療方法和藥物主要是為白人(通常是男性)患者量身定製的,這是有偏見的測試協議的結果。
那些沒有權力和金錢的人更有可能感受到汙染和枯竭的地球的後果。最新的研究最終表明,美國黑人、亞洲人和西班牙裔人呼吸的來自排放物的致命顆粒物明顯多於白人。由於他們的公民無法獲得 COVID 疫苗,一些國家的代表甚至無法參加關於環境和氣候的重要國際會議。
賦予社會每個成員權力都會帶來回報。工作場所的多樣性鼓勵尋求新的視角,並帶來更好的決策和問題解決。在長期被忽視的邊緣化社群中也可以找到韌性和創新。過去兩年,“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的抗議和運動改變了我們圍繞這些話題的討論,延續了民權運動的工作。但是,如果我們背棄來之不易的進步,我們就有可能讓全球大流行病和日益增長的民粹主義阻礙平等方面的進展。
正如社會學家奧爾頓·莫里斯在 2020 年為《大眾科學》撰寫的文章中寫道,街頭活動家贏得了寶貴的象徵性改變——重新命名建築物、街道和紀念碑,並提高了公眾意識。現在的工作必須消除我們社會結構中固有的壓迫力量。科學從未像現在這樣肩負著如此重要的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