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回應“凡人思想”

致編輯的信,關於2012年7/8月刊的大眾科學 MIND

又一個要孩子的理由
邁克爾·W·威德曼的“凡人思想”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為什麼人類進化出如此強烈的對死亡的恐懼?根據2010年秋季刊的Biological Theory上的一篇文章,我們對死亡的意識是意識進化的副產品(意識具有明顯的適應性優勢)。然而,自然選擇並沒有就此止步:它隨後偏愛了對死亡的恐懼,以及透過生育後代來緩解這種恐懼。


我們對死亡的恐懼是否進化成激勵我們生育更多孩子?

換句話說,對生育後代的吸引力為我們的祖先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死亡焦慮緩衝——一種“為未來留下一些自己”的感知,儘管他們因人類獨有的預見自己不可避免死亡的能力而感到恐懼。根據這一假設,因此,兒童代表了自我識別的“模因”的傳播載體,例如價值觀和信仰,這些模因存在於父母的思想和行為中。更重要的是,這種繁殖的驅動力也確保了基因的傳承:將基因傳遞給後代,包括影響遺產驅動力表達的基因,因此也包括促進死亡焦慮的基因。害怕死亡結果證明最符合我們祖先基因的利益。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netsirt”
評論於 www.ScientificAmerican.com/Mind

邀請細菌進入
莫赫布·科斯坦迪的“你腦中的微生物”為最近受到關注的一系列偉大的微生物理論錦上添花。其他理論包括人類及其細菌現在代表著一個單一的超級生物體,以及我們免疫系統的複雜部分並非進化成對抗入侵病原體的。這種才能可能只是其更古老作用的幸運的後遺症:管理我們的脊椎動物祖先“邀請”進來的細菌,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消化更多種類的食物。

“The Mix–UAB”
評論於 www.ScientificAmerican.com/Mind

前同性戀
關於“你的孩子是同性戀嗎?”,傑西·貝林應該因其勇氣和智慧而受到祝賀,他撰寫了一篇文章,啟迪我們關於“性取向以及它如何受到環境、生物和遺傳因素的影響”。這個話題也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應該如何撫養男孩和女孩?

“doc”
評論於 www.ScientificAmerican.com/Mind

通宵達旦的興奮
我發現摩根·佩克的“疲憊而興奮”非常真實。我每週上三天夜班。在早上,我確實會感到一種“第二陣風”,這使我能夠熬過20個小時的清醒時間。我可以證明,我保持清醒的時間越長,我就會感到越亢奮、愚蠢和跳躍(這比喝醉好)。我還注意到,過一段時間後,我會完全忘記四個到六個小時前發生的任何事情。誠然,我最終可以記起來,但通常我必須先睡覺。

“Magoonski”
評論於 www.ScientificAmerican.com/Mind

捕捉情緒
在“問大腦”中,小加里·W·萊萬多夫斯基回應了“壞心情會傳染嗎?” 在我看來,沒有什麼比這更真實的了!

多年前,當我的丈夫患上糖尿病並且他的血糖水平失控時,他一直處於壞心情中。這肯定影響了我嘗試與他的疾病作鬥爭的能力。然而,當我尋求治療長期處於壞心情中的人的方法時,卻沒有任何文獻可查。

另一方面,沒有什麼比具有感染力的熱情更好的了。站在觀眾面前說出完美的開場白真是太棒了。在演講時,燦爛的笑容和掌聲讓每個人都心情愉快。

“Petra”
評論於 www.ScientificAmerican.com/Mind

更安全地駕駛
雷·赫伯特[我們只是人類]的“年老和在路上”提供了一種培訓方法,這似乎是提高老年駕駛員水平的一種非常簡單的方法。它可能也適用於年輕駕駛員。我認為任何從第三人稱角度看待自己行為的人都可以獲得一些真正的見解。

“Crasher”
評論於 www.ScientificAmerican.com/Mind

善待自己
正如瑪麗娜·克拉科夫斯基在“自我同情促進心理健康”[頭條新聞]中寫道的那樣,自我同情是情緒和心理健康的關鍵方面。然而,同樣重要的是研究和學習我們的“消極”的非同情思想和感受。儘管它們常常是壓迫性的並且會使人沮喪,但它們有能力教導我們我們是如何被制約的,並揭示我們對應該如何生活所抱有的隱藏的理想。

“jeffrey rubin”
評論於 www.ScientificAmerican.com/Mind

SA Mind Vol 23 Issue 5這篇文章最初以“Letters”為標題發表在SA Mind 第23卷第5期(),第8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mind111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