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以下文字是對該影片的修改後的文字記錄。]
2012 年即將結束,現在是回顧過去一年最重要太空新聞的時候了。我們將瞭解新聞爆出後的幾周和幾個月內發生了什麼。還有,別忘了在評論中告訴我們你的前五名。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出現更多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5) 附近的系外行星
10 月,在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系統之一中發現了一顆系外行星。這顆行星圍繞著名為半人馬座阿爾法星 B 的恆星執行,質量與地球相似,但由於距離恆星太近,溫度過高,無法支援生命。這是我們迄今為止發現的最近的系外行星。那麼,是什麼阻止我們去那裡探索新的太陽系呢?
好吧,是距離。這個恆星系統距離地球有四光年。像“旅行者”號這樣的太空飛行器至少需要 400 個世紀才能到達那裡。科學家們目前正在研究縮短旅程的方法。雖然有些人建議使用更快的太空飛行器,但另一些人正在努力製造更像時間機器的宇宙飛船。他們將以超過光速的速度穿梭於太空,並彎曲時空。
4) 水星上的水
11 月下旬,科學家在以字母 M 開頭的行星上發現了水——只不過不是我們預期的那個。來自“信使”號探測器分析的資料表明,水星的極地可能存在冰形式的水。
這似乎有點奇怪,因為水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其表面溫度可以達到 400 攝氏度以上。顯然,水藏在行星極地附近的大隕石坑中。水星的自轉軸幾乎完全垂直於其軌道,因此其極地始終處於陰影中,溫度永遠不會超過零下 170 攝氏度。科學家認為水是透過搭乘彗星到達該行星的。它在極地附近蒸發並凝結。
“信使”號飛船於 2004 年發射,於 2011 年進入水星軌道。到目前為止,它已繞行星運行了 1000 次,併產生了超過 100,000 張影像,從而實現了許多發現。隨著資料的不斷湧入,我們可能會在 2013 年聽到更多關於水星的新聞。
3) 首個私人航天器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今年 5 月,私營公司 SpaceX 的“龍”號飛船成為首個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的商業製造航天器,創造了歷史。過去,建造具有此能力的飛行器需要政府機構。
隨著 NASA 的太空梭計劃的結束,“龍”號開始負責為國際空間站補給物資。儘管 SpaceX 早在 2008 年就與 NASA 簽署了合同,但“龍”號直到今年 10 月才首次正式執行。但該飛船不僅限於補給任務。“龍”號還可以充當自由飛行的航天器,並有朝一日可以運送人員:8 月,SpaceX 贏得了 NASA 的資金,用於開發“龍”號進行人員運輸。
“龍”號飛船隻是 SpaceX 眾多成功案例之一。憑藉 NASA 和美國軍方的合同以及在火星上建立殖民地的計劃,這家公司將繼續擴大私營部門在太空中的影響力。SpaceX 的崛起引發了一個問題:未來太空旅行是否掌握在商業手中?請在下面的評論中告訴我們您的想法。
2) “好奇號”登陸火星
像 SpaceX 這樣的私營公司可能正在蓬勃發展,但 NASA 絕非無所事事。當被稱為“好奇號”探測車的火星科學實驗室於 8 月 5 日完美著陸時,該機構取得了重大成功。當我們在地球上的 NASA 到時代廣場慶祝時,“好奇號”就開始工作了,而且它一直很忙碌。
該探測車已經變成了一位出色的攝影師,向我們傳送了美麗的火星景觀、岩石和土壤的特寫鏡頭,甚至還有一張自畫像。“好奇號”不僅是一位藝術家,而且還在火星表面行駛,鑽探並用雷射轟擊岩石,收集有關土壤和大氣的資訊,並找到證據表明火星上曾經有水流。
“好奇號”的成功激發了新的火星探索計劃。現在,NASA 希望向火星發射另一輛探測車,甚至將火星土壤樣本帶回地球。請繼續關注 2020 年,屆時新的探測車計劃發射。
1) 希格斯粒子發現
7 月,科學家宣佈發現了一種與希格斯玻色子特徵相符的粒子。希格斯粒子的發現表明物理學的標準模型是成立的,而且宇宙的運作方式幾乎與科學家認為的一樣。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在 20 世紀 60 年代預測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但科學家只能透過在大型強子對撞機內以極高的速度碰撞粒子來檢測到它。
從那時起,後續實驗表明,最初的測量結果非常準確,並且該粒子的質量是質子的 125 到 126 倍——正如預測的那樣*。這個訊息在全球引起了轟動,在一個令人驚訝的舉動中,《時代》雜誌甚至提名希格斯(不是科學家,而是粒子)為年度人物。
不幸的是,它沒有獲勝,現在一種普遍的悲傷感瀰漫在宇宙中。
- 以上指令碼的部分由 Sophie Bushwick、Eric R. Olson 和 Isha Soni 撰寫
*更新:在拍攝《倒計時》這一集之後,釋出了新的資料,暗示存在多個希格斯玻色子,其質量約為質子的 123.5 和 126.6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