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鐘的恐懼已經結束。
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探測器於週一早上(美國東部夏令時)安全著陸在火星表面,這次著陸是機器人行星探索歷史上最受期待和最令人擔憂的著陸之一。
這個900公斤的探測器自主完成了著陸過程,從大氣層頂端21000公里/小時的速度減速到在地面上完全停止,過程中沒有出現明顯的故障。這個複雜的著陸過程包括一個可分離的隔熱罩、一個超音速降落傘,最後是一個懸停式天空起重機將探測器降落到地面。這個過程在6月份釋出的美國宇航局影片中被命名為“七分鐘的恐懼”。最終,至少根據初步資料來看,這種擔憂是徒勞的。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簡而言之,看起來不錯,” 進入、下降和著陸工程師亞當·斯特爾茨納在著陸後的新聞釋出會上說。“完美而乾淨。”
下降中的探測器的資料由火星奧德賽軌道飛行器中繼傳輸到地球,該軌道飛行器在好奇號執行著陸程式時從附近經過。在 NASA TV 上,可以看到斯特爾茨納在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 (JPL) 的控制室工作站前踱步。但著陸程式的每個連續步驟都沒有出現意外,最終,一位任務控制員宣佈了一句話,讓整個房間爆發出一片歡呼:“確認著陸。我們安全著陸在火星上。”
幾分鐘內,好奇號傳回了第一批紅色星球的影像,拍攝了一張低解析度的六個輪子之一的照片。隨後是一張更高解析度的照片,以及一張探測器自身在火星土壤上投下的陰影照片。
在為期近兩年、耗資25億美元的任務中,探測器將探索蓋爾隕石坑,這是一個盆地,有一個高聳的沉積層土丘。這項任務應該有助於確定數十億年前早期、更溼潤的時代火星是什麼樣的,以及這個星球是否曾經適合外星生命居住。
這個三米長、兩米高的探測器配備了10個科學儀器,包括一個用於評估岩石和土壤樣本化學成分的機載樣本分析單元,以及一個可以汽化幾米外岩石小區域以分析其成分的雷射器。好奇號前所未有的科學有效載荷的動力來自放射性同位素熱電發生器,這是一個 4.8 公斤的鈽燃料源,其放射性衰變產生熱量,然後透過稱為熱電偶的裝置將其轉換為約 110 瓦的電力。
“以前沒有人做過這樣的事情,” 白宮科學顧問約翰·霍爾德倫在 NASA TV 上說。“這是迄今為止我們放置在那裡最強大的裝置和儀器組合,用於確定火星是否曾經能夠支援生命。”
以前也沒有人嘗試過像天空起重機輔助著陸這樣的事情。但在七分鐘的恐懼開始之前,有些人甚至看到了好兆頭。在著陸後的新聞釋出會上,噴氣推進實驗室主任查爾斯·埃拉奇說,他在著陸程式開始前不久曾走到外面仰望夜空中的火星。“一個半小時後,你將迎來一位訪客,”埃拉奇回憶道,當時他正望著西方。“而這顆行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