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以示支援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僅僅七個月前,全球糧食危機達到了爆發點。玉米和大米等主食的價格在一年內上漲了一倍多,到四月份,海地、孟加拉國和埃及爆發了騷亂。5月1日,喬治·W·布什總統承諾在2009財年提供7.7億美元的新糧食援助,這筆援助是在他透過美國農業部艾默生信託承諾的價值2億美元的緊急糧食援助之外的。形勢非常危急。
但在9月14日,金融公司雷曼兄弟申請破產,引發了自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隨著一家又一家公司倒閉,衝擊波從華爾街傳遍全球,其中一個後果是食品價格和運輸食品所需的燃料價格急劇下降。正如華盛頓特區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的經濟學家約翰·霍丁諾特所說,“公平地說,金融危機並非絕對是壞事。”
儘管我們得到了短暫的喘息機會,但霍丁諾特對宣佈世界糧食供應問題結束持謹慎態度。他說,最基本的是,燃料價格必然會再次上漲,隨之而來的是填飽肚子的成本。
但專家表示,事情不僅僅是石油市場那麼簡單。貧困國家的糧食供應不僅取決於全球糧食價格,還取決於當地的政治不穩定、自然災害、富裕國家的慷慨解囊以及對農業發展專案的投資。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發言人詹妮弗·帕瑪麗說:“我們還沒有脫離困境。” “我們面臨的挑戰可能不像六個月或八個月前那麼戲劇化,但它們仍然存在。”
全球糧食價格的下降並不總是轉化為最需要的地方的價格下降。例如,大米的全球價格從4月份的每公噸1000美元降至不到500美元,但帕瑪麗表示,由於這個加勒比島國今年遭受了四次颶風的襲擊,10月份海地的價格仍然徘徊在1000美元左右。阿富汗和被佔領的巴勒斯坦等飽受戰爭蹂躪的地區的價格仍然比2007年高出約40%。此外,價格的下跌甚至可能會抑制來年糧食生產,從而引發另一場糧食危機。
即使在美國,金融衰退的影響似乎註定會超過價格下跌帶來的任何好處。從2003年到2007年,到救濟食堂的人數從每年100萬增加到130萬。在同一時期,到這些食堂的全職工人人數增加了75%。這還不是全部,紐約市食品銀行研究、政策和教育副總裁艾恩·杜根說。“我們在安全網中服務的人群在未來三到四個月內不會看到這場危機的全部影響,而且很可能要到明年年中才會看到,”她說。“情況會先變糟,然後才會好轉。”
上個月底,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總幹事雅克·迪烏夫呼籲世界各國領導人每年拿出300億美元用於建立新的農業系統,這僅僅是用於阻止全球金融崩潰的3萬億美元的一小部分。“糧食價格的下降不應被解釋為糧食危機的結束,”迪烏夫說。他建議第一步是消除因農業補貼、關稅和貿易技術壁壘而導致的“國際市場扭曲”。但他還強調了提高發展中國家農業生產力的重要性,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的綠色革命以來,農業生產力水平一直停滯不前。
除了巴西,很少有發展中國家正在進行必要的投資以提高農業生產力,而金融危機不會鼓勵富裕國家伸出援手。根據糧農組織的說法,到2050年,我們需要將世界農業產量翻一番,以養活90億人口。為了滿足這一需求,迪烏夫建議建立一個由400至500名糧食和農業專家組成的網路,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為榜樣,提供“基於科學的分析”。
他說:“我們需要制定一個全球體系,”“該體系能更好地適應糧食安全的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