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美國金融危機

只有當政策中斷對美國經濟的連鎖威脅時,才能避免災難

編者按: 本篇“可持續發展”專欄文章將刊登在《大眾科學》2008年12月刊中。

美國金融危機的根源在於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向不具備償還能力的借款人發放了鉅額貸款——數萬億美元——用於住房購買和消費貸款。寬鬆的貸款推高了美國各地的房價,當投機者預期價格會進一步上漲而購買房屋時,房價進一步攀升。當寬鬆的貸款在2006-07年放緩並停止時,房價達到頂峰並開始下跌。房地產泡沫開始破裂,現在威脅著整個經濟的崩潰。

美國經濟面臨四個連鎖威脅:首先,在家庭貸款急劇下降之後,消費者在房屋、汽車和其他耐用品上的支出急劇下降,將導致經濟衰退,因為新房建設和耐用消費品生產直線下降。其次,許多房主將拖欠抵押貸款和消費貸款,尤其是在房屋價值跌破抵押貸款價值時。第三,銀行業將大幅削減貸款,這與其在登出不良抵押貸款和消費貸款後資本的下降相一致。這些資本損失將迫使更多的金融機構破產或被迫與實力更強的銀行合併。第四,貸款緊縮現在甚至威脅到最短期的貸款,銀行和其他機構之間為了營運資金而相互貸款。銀行同業拆借和其他商業票據極難發行。


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對經濟最嚴重的風險又回到了最前沿。第四個威脅是迄今為止最糟糕的。如果短期商業票據和貨幣市場崩潰,經濟可能會陷入嚴重崩潰,因為有償付能力和盈利能力的企業將無法獲得營運資金。失業率目前為勞動力的6%,可能會飆升至10%以上。亞洲國民收入在1997年至1998年間下降約10%,以及美國經濟在大蕭條期間下降約25%的根本原因就是這種流動性崩潰。

第三個威脅,即銀行在登出不良貸款後銀行資本受到嚴重損害,可能會導致嚴重的經濟衰退,但不會是蕭條。例如,失業率可能會上升到10%,這將造成巨大的社會 hardship。隨著房地產泡沫轉變為蕭條,銀行資本的持續下降已經迫使銀行大幅削減其未償貸款,因為它們必須保持貸款與現在縮水的資本基礎成比例。重大投資專案,如購置新建築物和大型機械,正在被縮減。一些主要的非金融公司也可能破產。

第二個威脅,即房主的財務困境,肯定會給數百萬家庭帶來痛苦,尤其是那些近年來大量借款的家庭。許多人將失去房屋;有些人將被迫破產。有些人可能會在與銀行重新談判時看到他們的信貸條款放寬。作為一個群體,消費者將在多年大量淨借款後開始再次成為淨儲蓄者。從長遠來看,這種趨勢不會是壞事,但在短期內會很痛苦。

第一個威脅,即房屋和其他耐用消費品銷售額的削減,是經濟的“矮胖子”,無法恢復原狀。未售出房屋的庫存現在很大;房屋需求和新建築在未來許多年內將保持低迷。消費者在電器和汽車上的支出也在驟降。所有這些後果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並將迫使美國至少陷入溫和的經濟衰退,失業率可能會暫時上升到 8% 左右。

任何新政策的目標都不能是阻止經濟衰退。現在阻止這種衰退已經太晚了。目標不能是拯救每一家銀行。美國經濟積累了太多的失衡——消費者債務、過度擴張的建設、銀行受損的資本——以至於無法避免經濟衰退和銀行業的重大收縮。目標必須是避免徹底崩潰或深度衰退。因此,兩項行動至關重要,另外兩項行動是次要的,但仍然重要。

最重要的是,政府和聯邦儲備委員會必須透過提供短期貸款並採取其他措施來維持商業票據市場、銀行同業拆借和貨幣市場基金的平穩執行,從而防止營運資金崩潰。他們有工具這樣做,應該積極地使用它們。政府還應積極推動銀行業資本重組,以使銀行貸款不會在未來幾年內受到擠壓。它可以直接向銀行注入一些公共資本,並且可以向銀行施壓並誘使銀行籌集額外的私人資本。不幸的是,國會即將批准的7000億美元的紓困計劃並沒有充分關注這些流動性或資本重組挑戰。這項立法總比沒有好(有助於阻止恐慌),但穩定銀行業和進行資本重組的真正工作現在將等待下屆政府,美聯儲將需要保持積極態度,以防止流動性崩潰。”

另外兩個步驟將是有益的。第一個是放寬現有抵押貸款持有人的還款條件,以減少否則將發生的違約和止贖潮。第二個是鼓勵海外擴張性的貨幣和財政政策(最值得注意的是現金充裕的亞洲),以便美國消費者支出的下降能夠被其他國家支出的上升平穩抵消。這種海外擴張將使美國能夠通過出口的增加來抵消房屋建設的下降,並將使其他國家能夠透過國內需求的增加來抵消其對美國出口的下降。所有這些步驟都將不得不等待下屆政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