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綠色革命終於要開花結果了嗎?

三年前,專家和官員呼籲在非洲農業領域進行一場綠色革命。他們的願望開始實現。

自 1960 年代開始記錄以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人均糧食產量首次開始上升。

根據世界銀行的《2007 年世界發展報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農業增長率從 1980 年代的每年 2.3% 加速到 1990 年代的每年 3.3%,再到 2000 年至 2005 年間的每年 3.8%”。該報告指出,因此,“在分析的 13 個國家中,有 10 個國家的農村貧困也開始下降”。

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熱帶農業主任、千年村莊專案聯合負責人(該專案旨在透過有針對性的援助和技術干預來改造選定的非洲村莊)土壤科學家佩德羅·桑切斯表示,這主要歸功於非洲的“綠色革命”——更優良的作物品種化肥使用量增加的結合。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桑切斯說:“[前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在 2004 年呼籲的綠色革命真的開始發生了。”“像馬拉維這樣的國家,已經從糧食淨進口國轉變為糧食淨出口國。”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的一位發言人補充說:“過去幾年,糧食生產未能跟上人口增長的步伐。”“近年來,糧食生產的增長速度超過了人口增長。”

馬拉維這樣的國家,已經透過相對簡單的手段改變了糧食生產:在政府補貼的幫助下,農民現在可以僅以實際價格的 25% 獲得兩袋化肥和五公斤雜交玉米種子。而且,儘管世界銀行和其他捐助者在過去幾十年中由於擔心腐敗而避免了此類農業補貼,但他們現在正在支援這些補貼,並將農業重新作為優先事項。“這是一個 180 度的大轉彎,變得更好了,”桑切斯說。“你可以透過將其保持在小規模來避免腐敗。”

由於玉米等農作物價格高漲,這些農作物也可用於製造燃料,農民們已經能夠吸收化肥價格的上漲,而化肥價格的上漲是由於石油價格的上漲(這也推動了對生物燃料的需求)而引起的。“[化肥]貴得要命,”桑切斯承認。但是“如果你能夠使用它,它就會有所回報。”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仍然面臨著一系列問題——從缺乏進入發達世界農業市場的機會,到持續未能為那裡的人民生產足夠的食物。“衣索比亞的糧食產量將從 1997 年的水平增加三倍,”桑切斯說。“但仍然不足以實現自給自足。”

全球範圍內生產生物燃料而非糧食的經濟壓力日益增大,這可能意味著飢餓不會很快被消除。坦尚尼亞駐聯合國大使奧古斯丁·馬希加指出,有人與他的辦公室聯絡,希望與投資者合作,建立大規模的種植園(面積高達 60 萬英畝(242,800 公頃)),以用棕櫚油、麻風樹或甘蔗生產生物燃料。“將糧食生產轉移到生物燃料的生產……,”馬希加說,“在非洲現階段尤其危險。”

正如糧農組織在其 6 月份的《糧食展望》中指出的那樣,穀物和植物油的生物燃料生產正在推動全球糧食價格上漲;在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在內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2007 年的糧食進口成本比 2000 年高出 90%。桑切斯認為,一線希望是,“當價格較高時,這是一個增加產量的絕佳機會。”

地球研究所所長傑弗裡·薩克斯補充說:“生物燃料問題真的會困擾我們。”“在森林邊緣,在相當大規模的森林砍伐的背景下,如此巨大的土地面積將會被開墾。大約 23% 的碳排放直接來自森林砍伐。”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農業技術的改進、化肥的廣泛使用和政府補貼是否有助於促進發展和遏制飢餓,就像 20 世紀 60 年代和 70 年代在亞洲發生的真正的“綠色革命”一樣,仍有待觀察。“如果糧食水平正在上升,它們的上升幅度也不夠大,”肯亞駐聯合國大使扎卡里·穆布里-穆伊塔說。“導致非洲大陸生態壓力的根本原因是收入水平非常低。”

但正如世界銀行報告指出的那樣,改善農業可能仍是解決這一難題的關鍵,因為它仍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主要經濟活動形式。桑切斯完全同意:“農業是增長的引擎。”畢竟,馬拉維已經在自然母親的幫助下做到了。“任何農民都可以以 75% 的折扣獲得投入品,”他說。“再加上幾年沒有可怕的乾旱,就成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