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未能迅速應對氣候變化會意味著什麼?

一項新研究首次量化了如果中期排放目標未能實現,長期政策選擇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 — 事實證明,氣候政策存在一些臨界點。

未能在未來40年內設定並實現嚴格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可能會使長期目標(例如到2100年將全球變暖限制在2攝氏度以內)永久無法實現。

這是首批探討能源使用、中期目標和長期政策選擇之間關係的分析之一得出的結論,該分析於週一由《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

該研究確立了“可行性邊界”的概念,即除非達到特定的中期基準,否則到本世紀末的目標將變得無法實現或越來越不可能實現。

該研究還首次確定了實現特定長期目標的機率。例如,如果能源需求保持高位,那麼即使世界各國政府設法在2050年之前將全球排放量減半,然後盡一切可能限制2050年以後的排放量,社會也只有一半的機會將全球氣溫上升限制在2度以內,這是最近哥本哈根協議中提到的目標。

換句話說,必須實現這些所謂的“中期”基準,才能為子孫後代保留選擇。這項研究由位於博爾德的國家大氣研究中心、位於奧地利的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和位於荷蘭的能源研究中心的科學家發表。

“長期目標討論固然重要,但不如中期目標重要,”邁克爾·奧本海默說,他是普林斯頓大學的氣候科學家和政策專家,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但熟悉這項研究。

長期目標的另一個例子是對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限制,如今,由於人類活動,二氧化碳濃度正在上升。科學界尚不清楚什麼水平會構成威脅,但一些研究表明,濃度必須保持在百萬分之450或以下,才能防止劇烈的氣候變化。一些倡導團體尋求百萬分之350的目標,大氣層在里根政府時期就超過了這個水平。工業化前的水平為百萬分之287;今天的讀數接近387。

但是,今天的排放量正朝著百萬分之550或更高的水平發展。如果認為將排放量減少50%對於當今的經濟體來說過於昂貴,並且排放量在未來幾十年內保持不變——這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麼將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控制在百萬分之480或以下的希望就會破滅。根據分析,即使未來二氧化碳濃度達到百萬分之550,要實現這一目標也會變得困難或付出極其高昂的代價,這取決於各種能源假設。

“保留選擇是有代價的,”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氣候科學家兼主要作者布萊恩·奧尼爾說。“保留未來可能想要行使的選擇的價值是什麼?”

衛斯理大學的經濟學家加里·約赫說,這篇論文的顯著之處在於,它表明氣候政策具有臨界點,其作用方式與各種地球系統中的閾值非常相似。將生態系統或行星過程(例如大氣層)向一個方向傾斜得太遠,它可能會突然且不可逆轉地“翻轉”到一種改變後的狀態,從而排除了任何回到未改變版本的想法。



這些可行性邊界的工作原理類似。奧尼爾說,如果未能按照本世紀中葉實現特定目標,那麼無論付出多少努力,長期目標都將無法實現。

作者排除了任何不切實際的解決方案,例如激進的行為改變或未經證實的技術,例如地球工程和核聚變。

其他科學家稱這項工作具有開創性意義,因為它為一項迄今為止世界各國領導人未能完成的任務賦予了緊迫性:將長期目標轉化為短期行動。

奧本海默說,關於近期目標的討論是氣候建模和政策的下一步。“政策決策總是落後於現實一步,而布萊恩所做的實際上是在展望未來。”

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關注未來幾十年,奧本海默說,這項任務反而變得更容易了。“很多事情都變得有可能。在我們需要去哪裡,我們可以有多大的雄心壯志,我們需要有多大的雄心壯志方面,世界正在開啟,”他說。“你希望向政策制定者傳遞一個資訊,即他們的排放決策確實需要符合某個框框。”

“這是更長討論的下一步。”

約赫補充說,這以簡單的語言說明了失敗的代價,他不是這項研究的作者,但熟悉這項研究。

“這裡也有閾值,”他說。“你可能會發現自己撞到了一堵牆,而你認為那裡有一扇門。”

“這些人說,如果你等太久,或者如果你不採取‘x’,那麼即使試圖實現‘y’的成本也會飛漲,”他補充道。

“這是每個人都談論的一種貨幣。”

這篇文章最初發表於《每日氣候》,該新聞來源由非營利性媒體公司環境健康科學釋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