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禽的氣味:鳥類可能在交配中使用嗅覺

研究有助於打破鳥類世界嗅覺微弱的迷思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科學家們長期以來認為鳥類幾乎沒有嗅覺。但這種觀點在20世紀末發生了轉變,研究人員逐漸瞭解到,某些物種,如禿鷲、幾維鳥和信天翁,會利用嗅覺來幫助尋找食物,而家鴿似乎至少部分依賴於它們的鼻孔來找到鴿舍。

新的證據表明,嗅覺可能在鳥類的另一項重要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交配。研究人員在《行為腦研究》雜誌上報告稱,在雄性日本鵪鶉交配前阻擋其鼻孔會擾亂一種名為 c-Fos 的主基因的活動,該基因在性繁殖期間在大腦中表達。

研究負責人,比利時列日大學的神經內分泌學家雅克·巴爾塔扎特說,他不相信他的實驗證明鵪鶉使用嗅覺來接收雌性的性訊號。“透過堵塞鼻子,你會干擾鳥類的呼吸,這可能會改變大腦活動,”他說。“但我們看到這些變化發生在與行為而非呼吸直接相關的區域。”

巴爾塔扎特說,他希望進行一項後續實驗,切斷鵪鶉的嗅覺神經或麻醉它們的鼻粘膜,並觀察其對交配期間大腦中 c-Fos 活動的影響。

儘管對氣味敏感的鵪鶉仍然試圖與雌性交配,但研究人員懷疑雄性是由視覺驅動的——視覺是鳥類主要的浪漫觸發器。視覺線索在鳥類世界中非常強烈,以至於已知雄性日本鵪鶉會嘗試與填充的雌性交配。巴爾塔扎特推測,剝奪嗅覺可能對尚未在嗅覺和視覺線索之間建立強烈聯絡的性天真鳥類的交配產生更明顯的影響,而這些線索是雌性的典型特徵。

賓夕法尼亞州斯沃斯莫爾學院的生物學家朱莉·哈格林說,最新的研究具有“非凡的前景”,有助於消除關於氣味作為鳥類社交訊號作用的頑固誤解。哈格林研究海雀,這是一種生活在寒冷的北部水域的小型海鳥,它們的羽毛會產生類似橘子的氣味。她認為這種柑橘香味可能作為海雀的交配訊號,這一觀點得到了以下事實的支援:這些生物幾乎只在繁殖季節產生這種氣味。

哈格林說:“像海雀和日本鵪鶉這樣的鳥類表現出這些行為,這真的很令人興奮。” “我們可能已經發現了一種全新的鳥類交流模式,這種模式長期以來一直被忽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