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工作。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意外攝入甲醇(防凍液和擋風玻璃清洗液的常見成分)可能在兩天內導致失明。研究人員認為,甲醇代謝的產物甲酸透過攻擊視網膜和視神經細胞的線粒體來剝奪受害者的視力。現在,本週由《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線上發表的一項大鼠研究結果表明,用紅光照射受影響的眼睛可能會阻止甲醇的致盲作用。
威斯康星醫學院的珍妮絲·T·伊爾斯和她的同事們在一種稱為光生物調節的過程中,將對照組大鼠和攝入甲醇的動物都暴露在紅光發光二極體(LED)下。該團隊發現,僅三次短暫的照射治療就促進了中毒動物視網膜功能的恢復,並防止了感光細胞的損傷。光線沒有對對照組大鼠的眼睛造成損害。這些結果建立在先前的研究基礎上,表明遠紅外到近紅外光譜範圍內的光可以幫助傷口更快地癒合,並刺激培養細胞的生長。
由於線粒體功能障礙被認為在包括黃斑變性和青光眼在內的多種眼病中起作用,科學家們假設用紅光進行光生物調節可能代表這些疾病的一種新療法。然而,攻擊人類視網膜的疾病比當前研究中使用的動物模型要複雜得多,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定這種方法是否可以幫助更多人看到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