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研究人員報告了遺傳證據,支援了一個具有社會爭議的觀點,即一夫多妻制(一些男性透過與多名女性生育子女來主導繁殖的交配方式)是整個人類歷史和史前時期性行為的常態。由於一夫多妻制意味著其他男性生育的子女很少或沒有,這項今天發表在PLoS Genetics上的研究還表明,平均而言,女性遺傳給後代的基因比男性多。
女性傳遞的基因與男性傳遞的基因的比例尚不清楚。“我們的後續工作是更好地估計這個比例,但我們認為至少是二比一,甚至更多,”資深研究作者、圖森市亞利桑那大學的遺傳學家邁克爾·哈默說。
“這是很好的科學研究,更值得注意的是,它越來越多地揭示了我們自己的人性,”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進化心理學家大衛·巴拉什說。
這項研究檢查了來自六個地理位置不同的種群(來自中非共和國的比亞卡人、來自塞內加爾的曼丁卡人、來自奈米比亞的桑人、法國巴斯克人、漢族人和來自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美拉尼西亞人)的遺傳物質(DNA),為許多動物研究已經顯示和進化生物學家長期以來聲稱的觀點提供了獨立的佐證:人類的基本生物學是一夫多妻制的,巴拉什指出。“一夫一妻制是最近受到啟發的文化附加品。”
研究人員檢查了每位90人(包括X染色體上的20個區域(存在於雄性和雌性哺乳動物中)和常染色體(其他22條染色體,不參與性別決定)上的20個區域)中不含基因的DNA區域。如果雄性和雌性的繁殖成功率相等,那麼兩種染色體中的遺傳變異應該大致相等。相反,研究人員發現X染色體上的變異比常染色體上的變異多得多。
該論文探討了這種X染色體遺傳多樣性的解釋,結論是一夫多妻制是最有可能的原因。
一夫一妻制對人類來說不是“自然”的觀點一直存在爭議,因為有些人擔心這可能會為濫交提供生物學上的理由。“但是,從事實中推斷出我們應該如何行動是一個錯誤的觀點,”紐約州加里森市黑斯廷斯中心生物倫理智庫的高階研究學者埃裡克·帕倫斯說。“我不明白為什麼我們應該接受這樣的前提,即我們可以從我們祖先的行為中讀出……[我們]……現在應該如何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