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稱,法醫實驗室大多使用未經證實的科學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對於我們這些喜歡犯罪節目的人來說,指紋識別以及對毛髮纖維和武器痕跡的分析是熟悉的法醫工具,更不用說接受審判的刑事被告以及那些聲稱自己因基於這些技術的證據而被錯誤定罪的人了。

因此,您可能會驚訝地發現,這些方法(構成大多數現實生活實驗室所做工作的大部分)都沒有經過科學驗證,並且在國家法醫實驗室中常用的技術中,只有DNA分析被嚴格證明可以將嫌疑人與犯罪聯絡起來。

這些是美國國家科學院(NAS)昨天釋出的新報告的結論。美國國家科學院小組聯合主席、布朗大學統計科學中心主任康斯坦丁·加特索尼斯在一份宣告中說:“就做出個體化結論的可靠性和準確性而言,可以公平地說,除了核DNA分析之外,我們對其他法醫學科知之甚少。”

在該報告中,美國國家科學院建議國會成立國家法醫科學研究所,以研究未經驗證的技術,併為法醫科學家及其工作的實驗室制定和執行標準。組裝該報告的小組補充說,這些實驗室應獨立於警察部門和檢察官工作。

調查結果釋出後,參議員傑伊·洛克菲勒表示,他將提出立法,以“解決對標準的需求,包括最佳實踐以及法醫專業人員的認證和認可”。

根據總部位於紐約市的“清白專案”的資料,犯罪實驗室5%到10%的分析涉及DNA檢測;其餘部分包括其他技術,“清白專案”致力於透過DNA分析為罪犯平反。(人類基因組計劃詳細解釋了DNA在法醫實驗室中會發生什麼。)

在工具痕跡分析方面,沒有針對大量人群的研究表明,有多少刀具或木材等武器具有獨特的特徵。科學家缺乏關於一個人的指紋在每次印記中變化多少的資訊,以及指紋在人群中差異有多大的資訊。報告稱,沒有證據表明分析毛髮纖維是識別特定人員的可靠方法,這份報告是國會兩年前委託進行的。

該組織表示,“清白專案”已幫助為232人平反,其中約一半最初因“未經證實或不當”的法醫學而被判有罪。該專案聯合主任彼得·紐費爾德稱美國國家科學院的調查結果“史無前例”。

“這份報告是確保刑事案件中所謂的科學證據是可靠、經過驗證和可信的重大突破,”紐費爾德在一份宣告中說,他曾就此問題在美國國家科學院的聽證會上作證,並與該小組分享了資料。“長期以來,法醫學專業人員一直沒有獲得識別不同分析和技術的真正優勢和劣勢所需的支援或管理。這份報告為糾正這個問題提供了路線圖。”
圖片來源:timsnell via Flick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