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海魚類數量減少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新的研究表明,自1995年以來,加勒比海的魚類數量顯著下降,這表明該地區30年來持續的珊瑚礁損失正在造成影響。

根據今天發表在《當代生物學》上的一項研究,1996年至2007年間,加勒比海魚類的總體密度平均每年減少5%。該發現基於對半個世紀以來48項先前研究的分析,其中包括273種魚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重要故事的傳播。


我們上個月注意到,由於汙染、疾病全球變暖世界珊瑚正在以創紀錄的速度死亡。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生物科學博士後、該研究的合著者米歇爾·帕達克表示,在過去的三十年中,加勒比海80%的珊瑚已經死亡,每年死亡率約為8%。但對那裡魚類的影響在過去十幾年才變得明顯。

帕達克告訴ScientificAmerican.com:“影響可能存在滯後性。可能是當珊瑚最初死亡時,它們的結構仍然完好,魚類仍然可以將其作為避難所並在上面覓食。”但是,她說,如果那些珊瑚沒有被替換,並且被海浪、海膽和海綿侵蝕,它們的結構就會變得不那麼複雜,從而減少了幼魚可以躲藏和尋找食物的地方。

一些魚類尤其受到影響:例如鸚嘴魚和刺尾魚等草食性魚類,蝴蝶魚等食無脊椎動物的魚類,以及石斑魚等肉食性魚類。過度捕撈是加勒比海物種減少的部分原因,但是“隨著它們的棲息地退化,它正在影響所有魚類,無論它們是否被捕撈,”帕達克說。

她補充說:“這些魚類比我們想象的更容易受到珊瑚覆蓋損失的影響。它強調了珊瑚礁結構非常重要。”

圖片來自 克林頓和查爾斯·羅伯遜 via Wikimedia Common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