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頭鯨使用自然界最有趣的策略之一進行捕獵。成群的鯨魚圍繞獵物遊成一圈……並吹出氣泡。當氣泡上升時,它們形成一個柱狀,充當虛擬網並集中獵物。鯨魚呈螺旋狀向上遊動,一路噴出氣泡,然後猛撲到柱狀中心,抓起一大口磷蝦。但是,這些巨大的生物究竟是如何首先找到小磷蝦群的呢?《大眾科學》的進化與生態學高階編輯凱特·王與一群科學家前往南極洲,研究一種可能讓鯨魚聞到“晚餐”氣味的化學物質。這項研究在參加南極洲巡遊的公民科學家的幫助下,可能有助於預測瀕危鯨魚的行為,並使其免受船舶碰撞。我們希望您喜歡我們的封面故事,幾乎和凱特享受她的報道冒險一樣。
虛數很難理解。與“實數”不同,它們不指物理量。但也許在某種意義上它們確實指物理量?虛數與自身相乘會產生負數。複數(實數和虛數的組合)在量子理論中很有用,但許多物理學家認為它們只是一種數學上的便利。物理學家馬克-奧利維耶·雷諾、安東尼奧·阿辛和米格爾·納瓦斯庫埃斯最近建立了量子理論的測試,表明虛數對於某些預測是必要的。這一切對現實的本質意味著什麼?他們仍在研究中。
我們在《大眾科學》總部一直在談論可以生成文字的人工智慧程式的風險和潛在回報。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涉及版權、剽竊、虛假資訊等——但它也可能很有趣。我們的編輯與 AI ChatGPT 進行了線上問答,並詢問它為什麼要受到監管。(它正確地指出,它自身的“複雜程度引發了人們對其可能被用於不正當目的的擔憂,例如冒充個人或傳播虛假資訊。”)計算機科學家賈科莫·米切利解釋了他如何以及為何建立了兩個 AI 聊天機器人之間的“無限對話”,這兩個聊天機器人被訓練成模仿電影製作人維爾納·赫爾佐格和哲學家斯拉沃熱·齊澤克,他們是古怪但具有啟發性的惡搞的完美目標。(涉及到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您曾在開放式辦公室工作過嗎?我們希望聽到讀者回復《大眾科學》特約編輯喬治·穆瑟的故事,分享他們自己的辦公室體驗。(喬治多年前在我們最早的開放式辦公室與我們中的許多人一起工作。)許多人討厭它們——缺乏隱私、噪音、細菌。但它們不必如此不人道,設計師們正在利用來自聾人或自閉症人士的見解,打造更受歡迎和更高效的辦公室棲息地。
豹子已經將人類棲息地變成了自己的家園。生態學家維迪亞·阿特雷亞 分享了她令人著迷的職業生涯,研究印度豹子的行為,目標是保護大型貓科動物和它們共同生活的人們。這讓我想起了關於芝加哥郊狼的研究——這兩種食肉動物都在白天躲在陰影中,晚上則四處遊蕩,有效地在人口稠密的城市中共享時間。華麗的照片也很好地講述了這個故事。
吳健雄是第一位記錄糾纏光子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稱之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如果您沒有聽說過她,那不是您的錯——她在 1957 年錯失了諾貝爾獎,這是該獎項歷史上眾多歧視性不公正事件之一。去年的物理學獎表彰了在她開創性研究基礎上建立的研究,現在正是欣賞她在科學領域應有地位的好時機。請閱讀米歇爾·弗蘭克的文章此處。如果您喜歡播客,我們釋出了一個名為“科學界失落的女性”的系列節目,其中充滿了像吳健雄這樣才華橫溢的人物,她們的工作現在才被重新發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