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實驗者:核磁共振研究員的女兒自願捐獻大腦用於虛擬解剖

薩莎·吉德本可以成為高中裡唯一一個擁有自己大腦發育延時電影的女孩,直到機構審查委員會(IRB)注意到了這件事

這是我們關於自我實驗者網路專題的八篇文章中的第七篇。

大多數青少年對童年的美好回憶裡,不會包括躺在一個巨大、發出咣噹聲的機器狹窄空間裡,一動不動地待上五到十分鐘。對於亞歷山德拉·吉德(在家裡被稱為薩莎)來說,這是一個熱切期待的儀式。

從四歲起,每隔三個月,她都會和父親一起前往位於馬里蘭州貝塞斯達的國立精神衛生研究所(NIMH)的實驗室。在那裡,兒童精神科醫生傑伊·吉德會在把她推進核磁共振成像(MRI)機之前,給她毯子和耳塞,進行最新一期的他們所謂的“大腦照片”。起初,她對這項科學研究的理由並不是很清楚。她說,大多數時候,“我可以和爸爸一起待一會兒。”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工作: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但對他來說,這一切都是他追蹤人類大腦從嬰兒期到青春期的生長和發育的專案的一部分。“一直以來都讓人感到困惑,”吉德說,“青春期發生了很多事情。”自殺和致命車禍的發生率在青少年時期達到頂峰。青春期也是許多心理問題可能首次出現的時候,特別是焦慮、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和藥物濫用。

47歲的吉德希望將這些行為與發育中的大腦的變化聯絡起來。“沒有人僅僅繪製出一條典型的路徑,如果沒有它,就很難了解疾病,”他說。在他於NIMH進行的持續工作中,他收集了來自2214名兒童、青少年和成人的約6000次掃描,大多數年齡在3歲至30歲之間。一半是健康個體和雙胞胎;其餘的患有精神分裂症或其他心理疾病。

當薩莎於1993年出生時,吉德作為研究人員的身份不由自主地看到一個獨特的機會。他的大多數受試者每兩年才來實驗室進行一次掃描,這意味著他可能會誤判他們大腦在兩次訪問之間進化速度。手頭有一個正在發育的大腦,他可以更頻繁地觀察其發育情況。所以一旦她年齡足夠大,可以表達興趣時,他就邀請她參與進來。“我知道他拍攝大腦的照片,”現在15歲的薩莎說。“我想那應該很酷,我猜。”

掃描結果顯示,即使在她六歲時大腦幾乎達到完全尺寸後,她的大腦也發生了快速變化。在六歲到七歲之間,她的胼胝體,連線大腦左右半球的部分,體積增長了 80%。

然而,該專案在僅進行了四年後就中斷了。監督人類研究的NIMH機構審查委員會(IRB)認為,該兒童參與其父親的研究存在問題,因為她可能感到被迫參與。那時,吉德已經對她的大腦進行了 83 次掃描,並且還掃描了他的三個兒子中的兩個——13 歲的喬丹和 10 歲的布萊斯的大腦。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兒科教授兼醫學倫理專案主任諾曼·福斯特說,將家庭成員納入研究是非常不尋常的,並且違反了許多審查委員會的政策。“我們的指南通常規定,招募應排除處於地位關係中的人”——研究人員對其擁有權力的人,如僱員——他說。

核磁共振成像機施加射頻脈衝,導致氫原子以可檢測的方式擺動。該過程還會向組織沉積熱量。福斯特說,核磁共振掃描通常被認為是安全的,但它們可能會引發幽閉恐懼症,並且如果出現被證明是良性的意外怪癖,則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焦慮。

吉德承認存在濫用的可能性,但他認為在他的特殊情況下沒有任何問題。“如果我不願意對自己的孩子做某事,那麼我就不會願意對別人的孩子做這件事,”他說。

受試者本人說,得知不會再有大腦照片時她感到失望。現在當她去父親的辦公室時,她只能觀看。“有時我希望我能再次這樣做,看看我從小到大發生了什麼變化,”她說。但即使 IRB 改變了立場,也會出現新的障礙:小塊金屬會干擾成像過程,而在去年 11 月,薩莎戴上了牙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