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每年約有 350,000 名婦女在懷孕期間或分娩後不久死亡,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婦女面臨最高的風險。儘管自 1980 年以來全球孕產婦死亡率每年下降約 1.5%,但如果各國希望到 2015 年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 (MDG) 5,即將每 100,000 名活產的孕產婦死亡人數從 1990 年的水平減少 75%,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今,平均每 100,000 次分娩中有 251 名婦女死亡,只有 23 個國家有望實現千年發展目標,而一些國家甚至朝著錯誤的方向發展。
大約 15% 的女性在任何地方都會出現妊娠併發症。這些包括感染(如艾滋病毒)、妊娠期高血壓、難產和出血。大多數可以透過適當的護理來控制,但許多婦女根本得不到護理。“解決這些問題並不需要科學上的突破——在發達國家,知識和技術工具已經為女性提供了很多年,”哈佛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婦女和健康特別倡議協調員安娜·蘭格說。然而,在許多地方,“婦女無法獲得這些工具。”
例如,在非洲,由於社會地位低下,婦女通常必須依靠他人的意願才能獲得產科護理。“為了讓婦女及時獲得有助於挽救她生命的醫療服務,她仍然需要社群、丈夫和家人能夠提供交通工具,”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人口與家庭健康助理臨床教授格蕾絲·科丁多解釋說。
可能由於這些社會障礙,自 1980 年以來,象牙海岸和辛巴威的孕產婦死亡率均有所上升——在辛巴威,過去二十年中死亡人數每年躍升 5.5%,部分原因是女性社會地位低下和持續的政治衝突。但即使是最富裕的國家也在孕產婦健康方面面臨問題,包括美國,每 100,000 名活產中有 17 名婦女死亡。然而,不平等仍然使最貧窮和受教育程度最低的婦女面臨最大的風險。“情況可能不同,但底線是一樣的——她們無法及時獲得護理,”蘭格說。
雖然孕產婦護理似乎總體上有所改善——儘管進展緩慢——但有關孕期死亡婦女的統計資料卻出了名的模糊。記錄通常很差,部分原因是許多婦女死在家中而不是診所——即使記錄了死亡,也不總是提及妊娠狀態。根據科丁多的說法,醫護人員有時害怕報告孕產婦死亡,因為他們認為這些資訊會被用來對付他們。政府需要“告知社群,這些資料將用於改善衛生系統”,而不是追究責任。此外,一些發生在懷孕期間的死亡並非歸因於懷孕,儘管記錄並不總是反映這種區別。最終,在評估改善孕產婦健康的進展時,研究人員應該在多大程度上信任這些數字尚不清楚。
然而,研究人員確信哪些干預措施最有幫助。輔助分娩位居榜首,因為大多數妊娠死亡,無論在哪個地區,都發生在分娩期間。“世界上仍然有許多地方的分娩方式是在家中進行,在這種情況下很難真正處理緊急情況,”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國際衛生教授羅伯特·布萊克說。他指出,如果婦女不能去診所,她們應該在家中由熟練的護理人員陪同。
目標的另一部分是確保各地婦女都能獲得計劃生育服務,因為這減少了計劃外和可能複雜的懷孕次數——尤其是在青少年和老年婦女中。“如果計劃生育減少了高風險、多產的婦女,她們已經生育了許多孩子,並且死亡風險更高,那麼它肯定會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布萊克說。此類服務還將預防與不安全墮胎相關的死亡,根據2009 年發表在《柳葉刀》上的社論,全世界每小時有 8 名婦女因此喪生。
科丁多說,最終,四分之三的妊娠相關併發症是可以治療的,但風險依然存在,部分原因是許多政府在優先考慮孕產婦健康方面進展緩慢。每 100,000 名活產的孕產婦死亡人數根本沒有按每年 5.5% 的目標下降,因此大多數低收入國家不太可能實現千年發展目標。但專家們仍然持謹慎樂觀態度。“我希望在 2015 年對進展情況進行評估,並承諾取得進一步進展,”布萊克說。“畢竟,即使實現了 2015 年的目標,也絕不是最低的死亡水平。仍然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