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母乳對嬰兒的好處是多方面的。較低的兒童肥胖率、哮喘發病率的降低,甚至更好的大腦發育都與嬰兒時期飲用更多母乳有關,儘管經過數十年的研究和有希望的營銷宣告,配方奶行業在奶類方面仍未趕上大自然母親。
但即使技術人員可以為嬰兒開發出更好的食物,研究人員現在也意識到,跳過哺乳期對母親的健康是有問題的。事實上,產後不進行母乳餵養似乎會使女性面臨更高的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許多其他嚴重健康狀況的風險。
這些風險增加背後的機制仍在梳理之中,但研究人員認為,由於沒有參與身體在懷孕期間為之準備的過程,許多關鍵系統可能會失調。而且這些影響可能會在孩子斷奶後持續數十年。
“正常的生理狀態是懷孕後進行母乳餵養,”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母胎醫學科助理教授Alison Stuebe說,她將母乳餵養描述為妊娠的第四個階段。當女性不能或選擇不進行母乳餵養時,“會產生無數的後果,我們才剛剛開始弄清楚,”她說。
這張圖片基於Visual MD的醫學成像和計算機渲染,揭示了哺乳期間受到影響的一些生物系統,其中許多系統現在被認為對女性的健康有持久的影響。不哺乳的代價
大約 85% 的美國女性至少有一個孩子,並且根據關於母乳對所有這些嬰兒益處的資訊,大多數衛生機構建議,在生物學上可能且安全的情況下,女性應在嬰兒出生後的前六個月進行純母乳餵養,並可選擇在 12 個月內除了母乳外還引入補充食物。
在 2005 年(可獲得資料的最新年份),幾乎四分之三的女性在嬰兒出生後不久就開始進行母乳餵養。然而,到六個月時,只有 42% 的女性仍在給嬰兒餵食任何母乳(其中 12% 的女性在此時仍進行純母乳餵養)。考慮到僅嬰兒健康狀況的改善,如果 90% 的女性在前六個月對嬰兒進行純母乳餵養,美國每年可節省約 130 億美元的醫療費用,這是根據劍橋健康聯盟和哈佛醫學院醫學系Melissa Bartick領導的一項分析得出的結論,該分析於 2010 年 3 月發表在兒科雜誌上。而且,這個數字還沒有說明如果母親進行母乳餵養可能會節省的醫療費用,Bartick 估計這將是“巨大的”。
在一項對美國 139,681 名絕經後婦女的資料進行的研究中,在生育年齡期間母乳餵養時間少於 12 個月的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血壓的風險高於總共哺乳一年以上的女性。例如,根據匹茲堡大學醫學、婦產科、婦科和生殖科學助理教授Eleanor Schwarz領導的一項分析,以及2009 年 5 月發表在Obstetrics & Gynecology上的研究,在有孩子的女性中,未進行母乳餵養的女性患高血壓的機率為 42.1%,而母乳餵養至少 12 個月的母親患高血壓的機率為 38.6%。對於從未懷孕的女性來說,她們的許多風險似乎更接近於那些有孩子並進行母乳餵養的女性。
調動母親的脂肪
這些母乳餵養的好處部分地積累是因為哺乳可以開始分解女性在懷孕期間體內積累的一些脂肪。起初,一些母親對自己的身材感到絕望,因為生孩子通常會導致女性腰腹部和大腿變粗,因為女性的身體會發生變化,以滋養髮育中的胎兒並增加儲存量,以便在嬰兒出生後進行餵養。雖然這對長期健康來說不是最佳的,但這些額外的體重具有重要的進化功能。
“顯然,女性的身體正在調整自身,以便能夠為另一個身體提供額外的一餐,而這隻需要節省卡路里,”Schwarz 解釋說。為一個嬰兒產奶每天需要大約 480 卡路里的額外熱量。各種分析得出了關於母乳餵養幫助女性在懷孕後更快瘦身的能力的不同資訊。匹茲堡大學流行病學系的博士後研究員 Schwarz 和 Candace McClure 在 3 月份提出的新研究發現,未進行母乳餵養的女性腰部周圍平均有大約七個半釐米的額外脂肪(從 CT 掃描中收集到的資料)。
但正如 Schwarz 指出的那樣,“並非所有身體脂肪都是一樣的。”懷孕期間容易積累的脂肪部分是內臟脂肪,它位於腰腹部器官周圍,可能會使人們更容易患心臟病和其他型別的疾病。他們的 CT 研究還發現,在 351 名 45 歲至 58 歲的女性中,那些有孩子但未進行母乳餵養的女性比那些持續進行母乳餵養的女性內臟脂肪多 28%。
哺乳期婦女似乎比使用配方奶的新手媽媽更擅長調動這些新的脂肪儲備。Stuebe 及其同事在2009 年 1 月發表在美國圍產期雜誌上的一篇綜述文章中指出,不減掉懷孕後額外的體重可能會使女性在以後的懷孕中面臨併發症的風險,以及代謝綜合徵和相關的健康問題。
對這些額外脂肪儲備的一個重大擔憂是它們在增加日後患糖尿病機率方面的潛在作用。懷孕本身會降低葡萄糖耐量並提高胰島素抵抗,因此妊娠期糖尿病很普遍。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哺乳過程有助於重建這些關鍵敏感性的平衡。根據 Stuebe等人進行的一項佇列分析,女性在生育年齡哺乳的時間越長,她患 2 型糖尿病的可能性就越小,無論 BMI 如何,BMI 可能是該疾病的風險因素。
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通常被認為日後患上普通糖尿病的風險更高。但 Schwarz 指出,新的研究表明,對於母乳餵養超過九個月的女性來說,這種增加的風險會顯著降低。她補充說,能夠告訴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母乳餵養會降低她們以後患糖尿病的機率,這讓她和她的許多患者對她們未來的健康重新燃起了希望。
幫助心臟健康
Schwartz 在對絕經後婦女的分析中發現,母乳餵養以非常具體的方式幫助母親的心血管健康。
Schwarz 及其同事在 2009 年 5 月的分析中得出結論:“即使在調整了社會人口學和生活方式變數、家族史和 BMI 類別後,報告有較長哺乳史的女性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的比率也顯著降低。”事實上,與未進行母乳餵養的女性相比,母乳餵養超過 12 個月的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降低了約 10%。
最近的研究表明,根據 Schwarz 領導的一項研究,於 2010 年 1 月發表在Obstetrics & Gynecology上的研究,即使在調整了生活方式、家族史、社會經濟地位、BMI 和其他健康問題後,主動脈鈣化(中風、心臟病發作和其他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因素)在未進行母乳餵養的母親中“顯著更可能”被發現,而不是在至少進行了三個月母乳餵養的母親中。
Schwarz 和其他人仍在試圖弄清楚為什麼不哺乳可能會導致動脈硬化和其他心血管風險因素。一種可能的解釋是膽固醇水平,膽固醇水平在懷孕期間會升高。對於不進行母乳餵養的母親,甘油三酯水平似乎需要更長的時間(大約三個月)才能達到懷孕前的水平。哺乳期母親在哺乳期間似乎也具有較高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HDL,或所謂的“好膽固醇”)。但這些短期影響並不能完全消除圍繞日後心臟病的一些疑問。
根據 2010 年 Schwarz 的研究,母乳餵養母親更好的長期心臟健康可能部分源於血壓,未進行母乳餵養的母親的血壓“顯著高於”進行母乳餵養的母親(分別為 120 mmHg 和 115 mmHg)。研究表明,如果母親在生育年齡期間母乳餵養至少 12 個月,則 29 例絕經後高血壓病例中可避免 1 例。
哺乳期母親與非哺乳期母親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似乎是確定的,無論 BMI 如何,而 BMI 通常是兩種情況的一個因素。Schwarz 及其同事在 2009 年 5 月的論文中寫道,這一發現“表明哺乳不僅僅是減少女性的脂肪儲存”。他們提出,激素刺激可能正在發揮重要作用。
神經遞質催產素在哺乳期間釋放,似乎有助於女性進入許多女性在母乳餵養時所擁有的“極樂狀態”,Stuebe 說。這種放鬆的心態可以幫助女性應對“成為新手媽媽”所帶來的所有壓力。透過頻繁哺乳讓身體習慣於釋放這種激素,可以在斷奶後很長時間內獲得回報。“長時間母乳餵養的媽媽非常擅長在其他時候釋放催產素”,這會啟用副交感神經系統,並有助於減輕日後的壓力,Stuebe 說。
降低患癌症的機率
也許最廣為人知的母乳餵養對母親的好處是降低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風險。新的研究正在強調這種聯絡,併為一些不哺乳會使某些女性面臨更高風險的方式提供了新的見解。
Stuebe 和 Schwarz 在2010 年Journal of Perinatology論文中指出,女性每母乳餵養 12 個月,其患乳腺癌的風險就會降低 4.3%。(大眾科學是自然出版集團的一部分。)根據 Stuebe 領導的對 60,000 多名女性的資料進行的分析,2009 年 8 月發表在內科醫學檔案上,對於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母乳餵養似乎降低了患乳腺癌的風險。Stuebe 說,雖然強效藥物他莫昔芬可以將母親或姐妹患有乳腺癌的人的風險降低約一半,但“完全進行母乳餵養的媽媽的風險降低了約 60%”。“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統計資料,”她補充道。
這些統計資料背後的機制仍不清楚。Stuebe 及其同事最近的研究表明(儘管這些藥物的安全記錄可疑),與分娩但不進行母乳餵養的女性相比,服用藥物抑制哺乳的女性似乎患乳腺癌的風險也較低。這些發現暗示,乳房中充盈但未排出的乳汁的變化可能會增加日後患乳腺癌的機率。
卵巢癌風險似乎也部分與母乳餵養有關。一項分析顯示,與母乳餵養至少 18 個月的女性相比,從未進行母乳餵養的母親患卵巢癌的風險增加了 1.5 倍。另一項研究於 2009 年 11 月發表在Cancer Causes & Control上,發現如果女性對最後一個孩子進行了母乳餵養,則哺乳對卵巢癌的保護作用最強。
關於卵巢癌聯絡的一種假設是,母乳餵養期間經常發生的小感染(稱為乳腺炎)可能有助於保護身體免受未來腫瘤的侵害。為對抗乳腺炎而產生的抗體會在體內持續存在,並且相關的證據表明,進行母乳餵養但沒有這些抗體的女性比進行母乳餵養並且確實有抗體的女性更可能患上卵巢癌。
評估侷限性
雖然關於母乳餵養對健康益處的知識似乎只是在增長,但許多這些明顯的保護作用似乎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根據去年 5 月發表的分析,在 Schwarz 對絕經後婦女的研究中,60 歲至 69 歲的婦女只有在總共哺乳 13 至 23 個月的情況下,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才顯著低於配方奶餵養的婦女。而 70 歲至 79 歲的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似乎與她們的配方奶餵養同齡人大致相同——無論她們在年輕時母乳餵養了多少。
儘管有大量關於母親健康結果和母乳餵養的研究,但許多研究規模較小,或者基於可能容易受到無意偏見影響的方法。“必須謹慎解釋研究結果,”Stuebe 及其同事在他們 2009 年的美國圍產期雜誌論文中指出。儘管許多研究試圖控制生活方式,但他們斷言,“進行母乳餵養的女性更可能從事其他健康行為”,而這些行為很難完全考慮在內。還可能存在一種長期的反饋迴圈,即嬰兒時期接受母乳餵養的女性更可能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母乳餵養,從而從自己早期的母乳飲食和自身哺乳的影響中受益,正如 Schwarz 所指出的那樣。
無論研究人員控制了多少因素,混雜變數仍然層出不窮。關於母乳餵養和肥胖之間複雜關係的重大問題仍然存在。儘管一些研究已將母乳餵養與更快的體重減輕聯絡起來,但這種動態要複雜得多。正如 Stuebe 在 2009 年的論文中指出的那樣,分娩時肥胖也與母乳餵養困難和刺激哺乳的激素催乳素釋放減少有關。因此,梳理出因果關係的更精細要素以及緩解的可能性,仍然是研究人員尋找有效方法研究母乳餵養的挑戰。
研究母乳餵養和配方奶餵養對母親和兒童影響的最佳方法是設計一項長期的隨機對照試驗,這是許多醫學領域的研究金標準。但鑑於關於母乳餵養益處的累積文獻,Stuebe 和她的同事在他們 2009 年的論文中指出,這樣的試驗將“在倫理上存在問題”,剝奪一半母嬰二元體的權利。
研究和大眾觀點中一個微妙但核心的調整是將母乳餵養的行為從實驗組轉移到基線評估。“母乳餵養是所有其他餵養方法都應與之比較的標準,”Bartick 說。“它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優的——它只是正常的。”她說,儘管許多以配方奶餵養為基線的研究結果仍然有效,但其背後的思維方式早就應該改變了。當作為常態進行評估時,母乳餵養不應像配方奶餵養增加風險那樣帶來好處。
然而,研究仍在不斷發展,Stuebe 不確定我們是否已經找到了所有母乳餵養在可以選擇時應成為理所當然的健康選擇的原因。“我認為會有很多答案,”她說。“這就像說,‘鍛鍊如何改善健康?’這是生理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