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的最佳治療方案可能取決於基因

多巴胺受體基因變異與腦功能改變有關,可能影響神經遞質訊號傳遞

神經細胞受體基因編碼的改變,該受體檢測對行為改變至關重要的化學訊號,可能為設計對精神分裂症、藥物 成癮和其他精神疾病患者最有效的療法指明方向。

“我不確定我們剛剛發表的內容是否是一個可行的生物標誌物,”俄亥俄州立大學(O.S.U.)醫學院藥理學系主任、本週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的關於該發現報告的合著者沃爾夫岡·薩迪說。“但是,我認為很有可能這是一個生物標誌物,我們將至少對其進行測試,並且我們將很快知道是否有任何有價值的東西。”

來自O.S.U.的科學家團隊檢查了68個來自沒有精神病史的人的大腦的屍檢組織樣本,以尋找從特定基因轉錄的信使RNA(mRNA)的圖譜。(mRNA是基因和蛋白質之間的中間藍圖。)研究人員專門尋找從DRD2基因的兩個等位基因(複製)產生的mRNA,該基因編碼神經遞質多巴胺的受體蛋白。D2多巴胺受體功能障礙與藥物成癮、精神分裂症和帕金森病有關。該團隊將其搜尋重點放在紋狀體(與計劃和運動有關的中腦區域)和前額葉皮層(大腦的中央處理區域)上。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15個大腦樣本中,研究人員發現DRD2的一個複製產生的mRNA比另一個複製至少多50%;在其餘大腦中,他們發現兩個等位基因產生的量相等。他們還鑑定了SNP(單核苷酸多型性,或由於在基因長鏈中新增或刪除單個核苷酸而產生的遺傳密碼改變)。其中兩項改變導致基因產生的蛋白質存在差異;其中一項似乎是DRD2基因以不同方式剪接在一起的結果,導致蛋白質由比正常鏈稍長的氨基酸構建塊組成。

薩迪說,剪接變異體的意外發現引起了實驗室的一些興奮,因為根據文獻,“短形式更具抑制性,而長形式可能促進多巴胺能轉換。……當多巴胺能輸入進入時,[在一個基因複製上具有SNP的個體]將比具有兩個正常基因複製的個體更有可能具有更多的傳遞。”

薩迪聯絡了義大利巴里大學的亞歷山德羅·貝託利諾,他正在進行一項研究,該研究涉及在記憶測試期間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監測117名志願者的腦活動。貝託利諾組中的17名受試者在一個等位基因上攜帶SNP,並在心理練習期間表現出紋狀體和前額葉皮層的活動增加,但在記憶測試中的表現更差,並且注意力控制比其他研究參與者更差。

薩迪推測,這些受試者的大腦可能處於“不必要的過度驅動”狀態。他說,“多巴胺刺激更多活動,這與記憶任務期間更多的腦活動有關。” “這可能不如記憶功能好。……大腦必須更加努力地掌握相同的任務,而這是由這種多型性引起的。”

他說,這項研究可以改善目前對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療方法。將來,可以透過對患者進行基因分型來確定合適的抗精神病藥物,以確保獲得最積極的效果。由於這類藥物種類繁多,靶向不同的腦受體,因此醫生現在經常不得不嘗試不同的藥物來測試其有效性。諸如此類的發現可以大大減少所涉及的猜測,從而從第一天起就開出正確的處方。薩迪說,目前,抗精神病藥物只有50%到60%的時間有效,並且需要五到六週才能開始起作用。

他說,“抑制D2拮抗劑活性的抗精神病藥物的影響在蛋白質受體的兩種形式之間會有所不同。” “一種是促進性的,另一種是抑制性的,因此抑制D2受體的淨效應將會改變。因此,我們認為這是抗精神病藥物反應差異的一種可能機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