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甜味劑迷惑大腦;可能導致節食災難

像 Splenda 這樣的物質會觸發獎勵活動,但無法滿足對糖的渴望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Splenda 並不能令人滿意——至少根據大腦而言。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即使味蕾無法區分人造甜味劑和糖,我們的大腦也知道其中的區別。

在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12 名女性在啜飲分別用真糖(蔗糖)或 Splenda(三氯蔗糖)調味的水時,接受了功能性 MRI 掃描。 甜味劑,無論是真糖還是人造甜味劑,都會結合並刺激 味蕾上的受體,然後透過顱神經向大腦發出訊號。 雖然糖和 Splenda 都會啟動大腦中相同的味覺和 pleasure 通路——而且受試者無法區分這些溶液——但糖比 Splenda 更廣泛地激活了與 pleasure 相關的腦區。 特別是,“真東西,糖,在腦島中引起更大的反應,”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現任丹佛科羅拉多大學精神病學家 Guido Frank 說。 腦島與味覺有關,透過連線獎勵系統中編碼愉悅感的區域,也在享受中發揮作用。

儘管 Splenda 在大腦中引起的總體活動較少,但研究人員驚訝地發現,人造甜味劑似乎激發了這些區域之間更多的交流。 “從味覺區域之間的聯絡來看,Splenda 更強,”Frank 說。 他認為,當我們品嚐 Splenda 時,獎勵系統會被啟用,但不會感到滿足。 “我們的假設是,Splenda 的反饋機制較少,無法阻止渴望,無法獲得滿足感。”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如果該理論得到證實,那麼對於那些使用人造甜味劑作為體重控制輔助手段的人來說,可能會產生影響。 最近的研究確實表明,人造甜味劑的攝入與健康受損之間存在關聯。 在一項大型調查中,發現飲用減肥汽水與心血管和代謝疾病風險升高有關。 另一項研究揭示了這種影響背後的可能機制:除了常規飼料外,餵食人工加糖酸奶的大鼠最終比吃真糖酸奶的大鼠吃得更多,體重增加更多。 該研究的作者認為,接觸人造甜味劑可能會削弱大腦追蹤卡路里和確定何時停止進食的能力。

“有充分的證據表明,大腦對人造甜味劑的反應不同,在設計減肥計劃時應考慮到這一點,”Frank 說。 該團隊計劃擴充套件這項研究,以闡明飲食失調的潛在機制。

這個故事最初以標題“人造糖:苦樂參半”印刷。

SA Mind 第 19 卷第 3 期本文最初以標題“人造糖:苦樂參半”發表於 SA Mind 第 19 卷第 3 期(),第 14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mind0608-14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