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空氣汙染與海鮮中毒有關

美國地質調查局一項新研究顯示汞汙染如何汙染北太平洋的魚類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今天釋出的一項聯邦研究首次解釋了全球汞排放與北太平洋金槍魚和其他海洋生物汙染之間的聯絡。

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研究 [pdf] 記錄了北太平洋甲基汞的形成,甲基汞是一種劇毒形式的汞,會在食物鏈中迅速積累到可能引起食用海鮮的人嚴重健康問題的水平。科學家們早就知道,從大氣中沉積的汞可以轉化為甲基汞,但這項研究的重點是這種轉化是如何發生的。

美國地質調查局表明,甲基汞是在中等深度海洋水中透過與“海洋雨”相關的過程產生的。藻類在靠近水面的陽光照射水域中產生,迅速死亡並“雨”向下落到更深的水深處。沉降的藻類被細菌分解,這種分解過程在汞存在下的相互作用導致甲基汞的形成。

研究表明,在食物鏈的許多步驟之後,像金槍魚這樣的捕食者會從它們消耗的魚類中獲得甲基汞。

美國地質調查局科學家兼合著者大衛·克拉本霍夫特表示,該研究意外地揭示了汞在海洋中長距離移動的重要性,這種移動起源於亞洲海岸附近的西太平洋。

克拉本霍夫特在一份宣告中說:“汞研究人員通常會仰望天空,以尋找來自大氣層的汞源,因為陸基燃燒設施會排放汞。”

“然而,在這項研究中,汞的途徑略有不同。相反,似乎最近取樣的太平洋海水的汞富集是由亞洲海岸附近沉降物產生的排放引起的。然後,富含汞的海水透過大型海洋環流進入長距離向東的輸送。”

奧巴馬政府表示,這項研究表明有必要遏制全球汞排放。

內政部長肯·薩拉查在一份宣告中說:“這項前所未有的美國地質調查局研究對美國人民和我們野生動物的健康與安全至關重要,因為它有助於我們理解大氣汞排放與海洋魚類中汞濃度之間的關係。”

科學家預測,如果汞排放率繼續按預測的速度發展,到2050年,太平洋中的汞含量將再增加50%。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水樣調查顯示,2006年的汞含量比1990年代中期測量的含量高出約30%。

美國環保署署長麗莎·傑克遜補充說:“這項研究使我們更好地瞭解危險水平的汞是如何進入我們的空氣、水和我們吃的食物中的,併為美國人和全世界人民面臨的重大健康威脅提供了新的視角。有了這些資訊,加上我們自身在汞方面的努力,我們就有更大的機會繼續與我們的國際合作夥伴合作,在未來幾年顯著減少汞汙染,保護數百萬人的健康。”

水樣採集,建模

科學家在夏威夷檀香山和阿拉斯加科迪亞克之間的16個不同地點採集了太平洋水樣。他們還構建了一個計算機模擬,將大氣汞排放、輸送和沉積與海洋環流模型聯絡起來。

哈佛大學的艾爾西·桑德蘭是該研究的合著者,據她介紹,在美國,大約40%的人體汞暴露來自太平洋捕撈的金槍魚。由於攝入汞的孕婦可能會將終身發育影響傳遞給她們的孩子,因此美國環保署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釋出了關於孕婦和哺乳期母親食用魚類的指南。

這項研究今天發表在《全球生物地球化學迴圈》上,該期刊由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出版。其作者包括克拉本霍夫特、桑德蘭和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約翰·莫羅;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威廉·蘭丁;以及哈佛大學的莎拉·斯特羅德。

記者薩拉·古德曼對此文亦有貢獻。 經 Environment & Energy Publishing, LLC. 許可,轉載自 Greenwire。www.eenews.net, 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