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6年8月15日):美國游泳運動員邁克爾·菲爾普斯昨晚在里約熱內盧奧運會400米混合泳接力賽中贏得了他的第23枚金牌。以下文章最初發表於菲爾普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取得成功表現之後。
既然邁克爾·菲爾普斯在本屆奧運會上獲得了史無前例的八枚金牌,許多記者都在問是什麼讓菲爾普斯在競爭中如此領先(合法地,當然,儘管有關興奮劑的指控玷汙了其他北京奧運選手)。除了菲爾普斯力求成功的動力,正如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道的那樣,以及他毫無疑問的良好訓練,難道僅僅是因為他(以及許多運動員)的天賦可以歸結為簡單的身體構造嗎?
正如《多倫多太陽報》報道的那樣,他擁有比例上更長的“翼展”。菲爾普斯的雙臂展開長達80英寸(203釐米),身高為76英寸(193釐米)。通常情況下,一個人的身高通常與他伸出的雙手之間的距離密切對應。(回想一下列奧納多·達·芬奇的《維特魯威人》,那幅著名的裸體男性素描展示了他的手臂-腿-軀幹比例。)也許正是這種額外的臂展讓菲爾普斯在8月16日星期六的男子100米蝶泳決賽中以百分之一秒的微弱優勢戰勝了塞爾維亞的米洛·卡維奇。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據《底特律新聞》部落格報道,菲爾普斯還被認為是雙關節。據報道,他的14碼腳踝比大多數其他游泳運動員彎曲15度,使他的腳變成了虛擬腳蹼。這種柔韌性也延伸到他的膝蓋和肘部,可能使他每次划水都能獲得更多動力。
這些所謂的解剖學優勢重要嗎?為了找出答案,《ScientificAmerican.com》採訪了H. Richard Weiner,他是一名內科醫生和前隊醫,曾在威斯康星大學密爾沃基分校從事運動醫學工作,並且還是一位廣受讚譽的前全美游泳運動員。
以下是採訪的編輯稿。
您如何看待關於菲爾普斯天生的解剖學優勢的說法?
當有人做出像菲爾普斯這樣贏得八枚金牌這樣令人印象深刻的統計資料時,我們試圖找出一些牽強的理由來解釋它,比如他或她必須有一些奇異的生理適應或怪異的身體構造。但是,你在人類身上測量到的大多數事物都落在可預測的範圍內。
您如何看待“翼展”論點——即菲爾普斯的長臂給他帶來了優勢?
在所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一個較高的人[比一個較矮的人手臂更長]會遊得更快。游泳中的大部分推力來自手臂推進,而不是踢腿。但話說回來,贏得[男子100米和200米]蛙泳冠軍的是一位身高五英尺八英寸[1.78米]的日本男子[名叫北島康介]。馬特·格里弗斯,一位來自伊利諾伊州西北大學的美國游泳運動員,身高六英尺八英寸[2.03米]。我站在他旁邊,他的手臂,天知道,比一個七英尺[2.13米]高的人更成比例。當他做[仰泳]並且你站在甲板上時,看起來像一棵樹從水中冒出來。而且[格里弗斯]表現不錯,但不如菲爾普斯。因此,身高本身並不能固有地帶來成功。
身體比例呢,比如腿的長度與軀幹大小相比——那裡有什麼優勢嗎?
所以我們一直聽說菲爾普斯的軀幹很長,腿比預期的短,這給了他在轉身離開池壁時強大的推動力。這裡有一個問題:如果兩個身高相同的人試圖[在泳池中游完一圈後]轉身[離開池壁],腿較長的人會從更遠的地方撞到池壁,並且也應該在返回時有更好的踢腿。
關於菲爾普斯的腳踝比其他人的腳踝彎曲度更大的說法呢?
確實,更柔軟的關節確實能給你帶來優勢,這就是為什麼伸展運動對運動員有很大幫助。但我不相信菲爾普斯的柔韌性比參加他比賽的其他運動員更強。是的,與走在街上的普通23歲年輕人相比,菲爾普斯可能更靈活,但他的身體狀況也更好。如果他的腳踝有一些明顯的鬆弛,他也不可能比他的競爭對手靈活得多。
至於雙關節...?
從機械角度來說,擁有容易彎曲的肘部和手腕不應該是一種優勢。如果你對不穩定的關節施力,你就有可能傷害關節。他的關節可能有點鬆動,但這可能會使他在力量房中處於劣勢。
另一個站不住腳的說法是,有人談論他比其他人更能利用氧氣。在沒有解剖過[菲爾普斯]的情況下,我認為現在說這一點相當困難。
那麼您認為是什麼造就了菲爾普斯的成功?
[菲爾普斯]擁有非常好的划水機制——這當然有很大幫助。有些人還擁有更好的[所謂的]“運動天賦”——這是指游泳運動員感覺到他們周圍的水在移動,以及他們排開了多少水。打個比方,想想一個在網球中反手擊球的人,他似乎比其他網球運動員更清楚球會飛到哪裡。馬克·施皮茨[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贏得七枚金牌的游泳運動員]被認為具有解剖學優勢。[施皮茨]和我參加了相同的比賽專案,儘管他比我快得多。但這不像他有六根手指。幾乎每個在[體育運動中]取得成功的人都被說成具有某種不尋常的特性,儘管我沒有看到這一點得到證實。
你可以把它比作泰德·威廉姆斯[棒球界的都市傳說]——他們說他能看到來球上的縫線旋轉,並且他會透過旋轉知道他得到的是快速球還是曲線球。我傾向於對此持一點懷疑態度。這與說人們有一些特殊的智力天賦是一樣的。為什麼這些人傾向於成為那些關掉圖書館並一直學習的人呢?老虎伍茲可能不是天生就能將球直線擊出250碼,但打了數百桶球后,他培養了這樣的技能。
您認為為什麼這些關於生理優勢的觀點經常被重複?
我猜人們很難相信這僅僅是菲爾普斯或任何其他游泳運動員的划水機制。除非出現看似合適的解釋,否則人們會認為這個人一定是作弊或服用興奮劑。不可能是這個人只是拼命訓練。看看蘭斯·阿姆斯特朗發生了什麼——他連續贏得了七次[環法腳踏車賽],[被指控作弊],但[當局]尚未發現任何證據。(2016年8月15日更新:2012年10月,蘭斯·阿姆斯特朗因美國反興奮劑機構一份長達202頁的報告而被剝奪了七次環法腳踏車賽冠軍頭銜,並被禁止參加奧運會體育運動,該報告的結論是他整個職業生涯都在作弊。)
那麼您認為這些“天生的身體天賦”論點有道理嗎?
我確信如果我們能儘可能多地測量菲爾普斯,我們會發現一些比游泳平均水平更好的屬性,但我不認為我們會發現任何明顯的異常。我懷疑如果我們能全面測量所有奧運會決賽選手,我們會看到[與非奧運選手相比]存在顯著差異,但我們不會看到他們有像肺活量增加200%或肌肉可以以正常人肌肉兩倍的[最大]力量收縮這樣的怪異之處。我的意思是,拜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