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阿拉伯半島發現的恐龍足跡不僅是該地區的首例,而且還揭示了更多關於史前巨獸群居行為的資訊。
這些足跡是由一群11只四足行走的植食性恐龍和一隻兩足站立的獨行恐龍在葉門海岸的泥灘上留下的。
這群草食性恐龍留下的足跡大小不一,暗示著這是一個由成年和幼年恐龍組成的漫遊群體。“體型較小的個體步幅較短,需要邁出更多步才能跟上體型較大的個體,”俄亥俄大學雅典分校的古生物學助理教授南希·史蒂文斯說,她是論文的合著者,該論文線上發表於PLoS ONE,描述了這一證據。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研究人員將這些四足漫遊者鑑定為蜥腳類恐龍,它們有著長長的脖子和尾巴,身體粗壯如大象。這群蜥腳類恐龍中的成年個體可能身高10到13英尺(三到四米),與公共汽車差不多高,但可能比公共汽車更長。這些足跡沿著一條已經乾涸的古代水道延伸,暗示這群漫遊的恐龍可能是在尋找食物。“這片泥灘對它們來說就像一條高速公路,幾乎沒有樹木遮蔽,”主要作者、荷蘭馬斯特裡赫特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安妮·舒爾普說。
第二組足跡方向相反,屬於一種名為鳥腳亞目的直立恐龍。科學家們說,如果蜥腳類恐龍與另一隻恐龍相遇,它們不太可能感到危險或受到威脅,因為後者也是植食性動物。儘管如此,舒爾普說,如果附近發現大型食肉動物的遺骸,他也不會感到驚訝,因為食肉動物通常潛伏在潛在獵物出沒的地方。
在非洲已經發現了一些與泥灘漫步者相關的恐龍化石,其年代可以追溯到大約1.5億年前的同一時期。這表明這些生物共同存在於東非和後來的阿拉伯半島上,阿拉伯半島是一塊後來與非洲分離的大陸,紅海在其間形成。
鑑於該地區有許多岩層露頭,以及儲存了這些蹣跚而行的恐龍的泥灘,舒爾普認為阿拉伯半島仍有大量資訊尚未開發:“我們只是觸及了表面,”他說。“我們非常確定還有更多東西有待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