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抑鬱症可能根植於免疫產生的炎症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紐約—免疫系統努力保持我們的身體健康,但它也可能是某些精神疾病的部分原因嗎?

埃默裡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和行為科學教授安德魯·米勒週二在紐約科學院神經科學和免疫學研討會上表示:“免疫系統可能在抑鬱症的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近年來,支援這種聯絡的證據越來越多,他描述了這項研究,這項研究屬於被稱為精神神經免疫學的領域,是精神病學最近最令人興奮的進展之一。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研究表明,抑鬱或壓力過大的人往往更容易患上疾病,例如傳染病,甚至可能是癌症。但米勒解釋說,這種相關性也可能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重病患者的抑鬱症發病率高出約 5 到 10 倍,而這可能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正在與疾病作鬥爭,他指出。這可能源於潛在的炎症——身體對疾病或損傷的常見反應。

研究表明,患有抑鬱症或雙相情感障礙的人,無論是患有身體疾病的人還是醫學上健康的人,都具有更高的炎症水平。並且隨著抑鬱症的消退,炎症的證據也隨之消失。同樣,2009 年的一項研究表明,患有慢性炎症的小鼠表現出抑鬱症狀,但阻斷一種關鍵的炎症酶可以減輕小鼠的沮喪行為。

一項重大發現是,已被證明對傳統療法(例如治療或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藥物)最具抵抗力的抑鬱症患者似乎具有特別高的炎症率。在過去幾年的研究中,抑制炎症細胞因子(在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中發現的訊號細胞)似乎有助於減輕抑鬱症狀。米勒說,這些結果表明“細胞因子可能對基本多巴胺合成產生影響”,這是一個重要的化學過程,如果被打亂,可能會對情緒、精力和動力產生重大影響。

米勒指出,如果這種關聯成立,那麼控制炎症細胞因子也可能有助於治療經典抑鬱症以外的疾病,例如癌症相關性疲勞甚至慢性疲勞綜合徵。而且由於大部分相關炎症似乎來自大腦外部——神經科學家喜歡稱之為外周——新的靶向抑鬱症藥物甚至可能不必穿過血腦屏障就能產生緩解效果。

圖片由 iStockphoto/Qwasyx 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