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正如您可能已經注意到的,科學家仍然確信,人類正在透過過量的溫室氣體排放——煙塵、甲烷以及我們從肺部和燃煤電廠排出的無處不在的二氧化碳來改變全球氣候。問題是:所謂的氣候變化會變得有多糟糕?
畢竟,大氣中的濃度每年大約增加百萬分之二,現在徘徊在約 387 ppm,並且還在攀升。但地球的氣候可能具有彈性,並且可以在翻轉到某種改變的狀態之前承受更多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或者可能是,各種正反饋——反射光線的白色北極冰層融化,轉而吸收熱量的黑色北極水域等等——正在進行中,已經註定了我們走向一個更溫暖的星球。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一群科學家決定做我所做的事情……本著客觀的精神采訪專家。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工程師 M. Granger Morgan、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維多利亞大學的氣候科學家 Kirsten Zickfeld 和英國牛津大學的物理學家 David Frame 採訪了 14 位“頂尖氣候科學家”,瞭解三種可能的氣候情景,以確定溫室氣體最終增加多少熱量可能會發生什麼。專家範圍從牛津物理學家 Myles Allen 到氣候科學家 Tom Wigley,後者從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的國家大氣研究中心退休——並且是對摩根在 1990 年代中期進行的類似研究的重複。
目標是召集最資深的氣候專家,並評估他們對三種情景下最可能發生的情況的意見:高度變暖、中度變暖和相對較小的變暖——以及判斷全球氣候何時可能達到“臨界點”,進入完全改變的狀態,這種狀態可能不太適合人類文明。
發表在6 月 28 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結果的主要觀點之一是:所有 14 位專家最不確定的是雲——具體來說,是雲會透過捕獲更多熱量來加劇氣候變化,還是透過反射更多陽光來緩解氣候變化。 儘管雲的影響未知,但 14 位專家中有 13 位認為,如果溫室氣體捕獲的額外熱量在 2200 年達到峰值並穩定在每平方米 7 瓦,那麼我們看到全新氣候的可能性大於一半。 事實上,九位專家判斷大氣中發生這種“基本狀態變化”的可能性至少為 90%,甚至更高。 這相當於高達 12.5 攝氏度的升溫——最壞的情況。
幸運的是,目前人為造成的額外熱量徘徊在每平方米 1.2 瓦左右。 這大約是大氣中現有溫室氣體捕獲量的一半; 我們從其他汙染(如二氧化硫)和神秘的雲層中獲得了一些抵消冷卻作用。 總而言之,到目前為止,由於額外的熱量捕獲,地球的平均氣溫已升高了 0.75 攝氏度。
最壞的訊息?接受採訪的專家們預計,即使未來 20 年此類研究的資金增加兩倍,到 2030 年,他們也無法更更好地理解雲和其他不確定性。 這與現實世界的結果相符,因為 1990 年代接受採訪的專家與 2000 年代重新接受採訪時一樣,對雲層等事物感到不確定。 或者,正如斯坦福大學的氣候學家斯蒂芬·施耐德(Stephen Schneider)在去年告訴我的那樣,他是這次和上次接受採訪的專家之一:“關於氣候敏感性,我們並不比 1975 年知道的更多。”
幸運的是,正如投資者 Vinod Khosla 喜歡說的那樣(關於他自己和其他人):“專家通常是錯的”,當涉及到預測未來時。 至少在這種情況下,讓我們希望他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