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生物鐘紊亂與多種疾病有關,包括肥胖症和躁鬱症。研究人員仍在試圖瞭解這些週期性訊號如何影響我們的細胞和器官系統活動。
現在,一項於8月3日在Cell Metabolism上線上發表的研究表明,在小鼠中,晝夜節律紊亂會刺激甘油三酯的增加——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與人類的心臟病和代謝綜合徵有關。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為了找到這種聯絡,研究人員將正常的實驗小鼠與那些被培育為具有功能失調的睡眠-覺醒週期的小鼠進行了比較。作為夜行動物,對照組小鼠在夜間(它們最活躍時)甘油三酯水平最低,而在白天休息期間甘油三酯水平較高。晝夜節律紊亂的小鼠作息時間混亂,進食時間更長,總體活動量更少。這些突變小鼠的甘油三酯水平波動也小得多。
紐約州立大學布魯克林下城醫學中心細胞生物學和兒科系的M. Mahmood Hussain,也是該論文的合著者,在一份準備好的宣告中說:“我們表明,正常的甘油三酯上下波動在時鐘突變體中消失了。” 他指出,突變小鼠“一直都有高甘油三酯”。
Hussain及其同事發現,CLOCK蛋白(與建立身體的晝夜節律有關)也在調節微粒體甘油三酯轉運蛋白 (MTP) 中發揮作用,MTP負責在血液中轉移甘油三酯。因此,當CLOCK蛋白功能不正常時,甘油三酯轉運蛋白MTP的功能也不正常。
生物鐘紊亂已經與體重增加有關,但“這項研究建立了晝夜節律生理學和血漿脂質代謝之間的分子聯絡,”研究人員在他們的論文中指出。
透過查明這些更精確的聯絡,研究人員希望最終能夠開發出針對人類的療法。由於身體的每日週期似乎對控制脂質水平至關重要,因此這些發現也可能有助於為重要的治療細節提供資訊,例如劑量和服藥指導。Hussain說,憑藉這些以及其他最近與晝夜節律相關的發現,“我們可以開始考慮藥物Timing在控制疾病狀態中的作用。”
圖片由iStockphoto/WebSubstance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