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一種由哺乳動物晝夜節律時鐘控制的基因,也在高脂肪飲食引起的體重增加中發揮作用。
由威斯康星醫學院的約瑟夫·貝沙斯和弗吉尼亞大學的卡拉·格林領導的團隊在本週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報告稱,當小鼠的晝夜節律基因Nocturnin被停用時,這些動物在餵食高脂肪食物後並沒有發胖。
貝沙斯說:“我們展示的證據表明,在突變小鼠中,時鐘本身的行為是正常的,但脂質和葡萄糖代謝的各個方面都受到了破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貝沙斯和格林在十多年前發現了Nocturnin。 該基因編碼一種在多種哺乳動物組織(包括肝臟)中產生的蛋白質。 白天,肝臟產生的這種蛋白質水平相對較低,但在夜間,其產量會增加一百倍。
研究人員敲除了 группе 小鼠中Nocturnin的功能。 然後,他們給其中一些小鼠餵食正常飲食,而另一些小鼠則餵食高脂肪食物。 採用標準飲食的動物看起來和行為都很像正常小鼠:它們很苗條,花時間在輪子上跑,並且在一天中的同一時間活躍。
然而,在高脂肪飲食下,Nocturnin缺陷型小鼠僅表現出輕微的體重增加,而採用相同飲食的正常小鼠則膨脹到突變體同類大小的兩倍。 此外,野生小鼠肝臟周圍有大量脂肪儲存,但基因缺陷動物則沒有。
貝沙斯說:“我想,如果你只關注肥胖,那麼它們沒有這種基因會更好。” 然而,“突變小鼠在標準飲食下葡萄糖代謝發生了改變。 Nocturnin[蛋白質]很可能在多個水平上影響葡萄糖和脂質代謝,這種蛋白質在多種組織中產生——肝臟、脂肪細胞、胰腺和腸道。” 他補充說,這會引發對胰腺分泌的激素胰島素的抵抗,胰島素將葡萄糖從血液輸送到各個細胞,並在那裡轉化為能量。 胰島素生成不足或抵抗的人可能會患上 2 型糖尿病。
貝沙斯說,他的團隊將繼續研究該基因在肝臟以及其他產生其蛋白質的組織(包括眼睛、大腦和腎臟)中的分子機制。 “當然,我們腦海中已經閃過這樣的念頭:[一種藥物]可以抑制Nocturnin的活性,可能會影響脂質[脂肪]儲存,”貝沙斯說。 “但這在研究方面還很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