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正在使世界熱帶山脈的冰雪消融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哥本哈根——玻利維亞和秘魯的阿爾蒂普拉諾(高原)正在迎來新的氣候。在過去的 60 年裡,氣溫上升,降雨模式發生變化,土壤開始進一步乾燥。因此,農民們將他們的作物向上遷移到山坡上,就像瀕危物種在海拔較高的地方尋求避難所一樣。洪水和霜凍仍然是最大的威脅,但是當您所在地區的整個水系統發生變化時,您該如何適應?

這是安第斯山脈到喜馬拉雅山的居民正在提出的問題,因為氣候正在變化。秘魯的帕斯托魯裡冰川現在全年都有水流淌,即使在南半球冬季中期的七月份也是如此。由於其持續的退縮,現在有些人稱它為“冰毯”,而不是冰川。而且,就像他們的印加祖先一樣,居民必須建造堰壩來儲存一些水,並將其儲存起來以供日常生活使用。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工作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由於擔心美國杜克能源等電力生產商可能會扣留他們作物所需的水,當地農民也控制了該地區的水力發電大壩。美國國際開發署的氣候變化專家約翰·弗洛說:“農民們感到短缺,”“人們意識到影響正在超越科學的步伐。”他正在參加在此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

與此同時,當地居民依靠秘魯或玻利維亞政府的保護,以應對新形成的冰川融水湖或融化的永久凍土引發的雪崩和洪水。弗洛補充說:“人們對政府有相當程度的不信任,並且依賴政府來保護人民。”

喜馬拉雅山,自小冰期以來氣溫一直在升高,近年來,特別是在高海拔地區,氣溫加速升高。雖然海拔 1000 米的地區可能每年升溫 0.1 攝氏度,但海拔 3000 米或更高的地區每年升溫高達 0.3 攝氏度。因此,加德滿都國際山區綜合發展中心(ICIMOD)的馬茨·埃裡克森說,許多喜馬拉雅冰川“不會完全消失,但它們的規模會縮小”。

所謂的冰川湖潰決洪水——基本上是永久凍土冰磧橋坍塌,釋放出融水——風險越來越大,在巴基斯坦的奇特拉爾地區等一些地區,這種情況現在每年都會發生。埃裡克森說:“這些是為氣候變化付出代價的人。”例如,巴基斯坦的佈雷普村完全被這樣的洪水摧毀,但居民透過監測山的聲音以及融水的氣味和顏色,知道何時轉移到地勢較高的地方,從而得以逃脫傷害。

最終,這意味著數十億人將面臨壞訊息,他們透過亞洲的主要河流(從印度河到長江)依靠這些冰川的融水。埃裡克森指出,儘管由於融水增加,這些河流中的水流量目前實際上正在增加,“但最終這將轉變為下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