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第斯山脈的水資源戰爭

在秘魯,隨著冰川消退和乾旱加劇,衝突和緊張局勢也在上升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秘魯伊卡 - 二十年前,太平洋和安第斯山麓之間的這片沙地空無一物,只有偶爾出現的無花果樹或角豆樹。但也許是世界上最乾旱的沙漠北部 - 一個嚴酷而無情的氣候 - 現在是秘魯出口農業的中心。

對灌溉和飲用水不斷增長的需求正在以快於其補給的速度耗盡地下蓄水層,並且一項從安第斯高原(接收季節性降雨)引來更多水的計劃,正在使沿海的大型農業企業與山區講蓋丘亞語的牧民對抗。

專家表示,這場衝突只是水資源使用緊張局勢加劇的一個跡象,因為隨著氣候變化,這種重要資源的供應正在減少和轉移。

“水屬於最需要它的人,而我們最需要它,”伊卡農民協會的吉諾·戈圖佐說,他在大約60英畝的沙漠中種植蘆筍和其他一些作物。然而,在山上,講蓋丘亞語的農民說,將徑流引向沿海農場的計劃將使他們放牧美洲駝和羊駝的海綿狀高山溼地乾涸,毀掉他們的生計。

秘魯官員對“水資源難民”的幽靈不予理睬。他們說,隨著供應減少,他們可以從高原引水,那裡在10月至4月之間降雨,或者轉移向亞馬遜河流域東流的河流,那裡的降水量比其稀少的人口使用的多。

儘管如此,與1980年代和1990年代厄爾尼諾事件相關的乾旱促使更多人從秘魯農村地區遷移到城市,而巴西長期遭受乾旱的東北部的外流是該國亞馬遜地區森林砍伐的一個因素。

隨著城市的發展和整個南美洲農業的擴張,專家預測氣候變化將加劇水資源短缺,增加競爭使用者之間的衝突,使城市居民與農村居民對立,使乾旱地區的居民與降雨充沛地區的居民對立,使安第斯山脈的礦業公司與鄰近的農業社群對立,以及使阿根廷和烏拉圭平原上的桉樹種植園經營者與那些說這些樹正在吸乾地下水位的農民對立。

在秘魯,官員們說問題不是水資源短缺,而是大自然分佈不均。該國2900多萬人口中,超過三分之二居住在安第斯山脈乾旱的西側,那裡只有不到該國2%的水流,而只有四分之一居住在亞馬遜地區,那裡每年可以獲得超過80英寸的降雨。

但是,透過改道河流或鑽穿安第斯山脈來重新分配水的計劃提出了政治家和科學家都沒有簡單答案的問題。在不損害這些生態系統的情況下,可以從安第斯高原或亞馬遜雲林的水庫中輸送多少水?誰優先:口渴的城市還是食品生產商?自給自足的農民還是出口農業企業?貧困的農村社群還是創收的礦山?農業還是水力發電?

在秘魯海岸,幾乎每個城市都盯著上坡鄰居的水源。在鄰國玻利維亞,2000年和2004年被稱為“水資源戰爭”的街頭抗議迫使兩傢俬人公司貝克特和蘇伊士放棄水資源管理特許權。厄瓜多首都基多的城市規劃者正在尋求亞馬遜河來取代日益減少的冰川供水。巴西計劃透過在整個亞馬遜河上築壩來滿足其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批評人士說,這可能會進一步擾亂該地區的水文。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預測,到2020年,全球將有多達15億人面臨水資源壓力,其中包括拉丁美洲的700萬至7700萬人。

“這些預測中固有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主席拉金德拉·帕喬裡說,“是衝突和破壞和平的潛力。”

秘魯首都利馬擁有近900萬人口,是僅次於開羅的世界第二大沙漠城市。它在一條從安第斯高原切入太平洋的河流旁邊發展起來。許多這樣的沿海山谷都保留著西班牙統治前運河和灌溉系統的遺蹟,這表明水資源管理在幾千年來一直是一項挑戰。

“利馬是一個口渴的城市,”國家運營的供水和衛生公司SEDAPAL的董事會主席吉列爾莫·萊昂說。在缺乏自來水連線的貧民窟中,居民必須從水罐車購買水。他們使用的水量不到富裕地區居民的三分之一,但水費卻高出四到五倍。

在玻利維亞的阿爾蒂普拉諾高原,即的的喀喀湖附近兩英里高的高原上,水資源壓力也很嚴重,那裡是300多萬人的家園。該地區的河流平均每年為每人提供132000加侖的水,即使玻利維亞人比美國家庭更節儉,也勉強足夠家庭使用,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的資料,美國家庭每天可以使用多達400加侖的水。

通常,可用的稀少水資源受到汙染。秘魯四分之三的廢水未經處理就排放到河流、湖泊和太平洋中,衛生部已經確定了數十條受到鉛、鎘、砷、汞和採礦作業中其他金屬汙染的河流。

在安第斯山脈,這些問題因對灌溉用水的需求而加劇。根據國家水務局新任局長阿貝拉多·德拉託雷的說法,秘魯大約80%的水用於農業,只有8%的農田使用滴灌等節水系統,該局正在監督全國流域管理計劃的設計。

隨著安第斯山脈的冰蓋消失,有效灌溉的需求將在未來幾十年內變得至關重要,那裡是世界上大多數熱帶冰川的所在地,小農在旱季依靠融水。

在玻利維亞拉巴斯郊外,曾經被稱為世界上最高的滑雪勝地查卡爾塔亞冰川幾乎消失了。厄瓜多計劃從安第斯山脈東側引水,以補充為基多提供飲用水的兩座正在消退的冰川日益減少的供應。

1991年,熱帶安第斯冰川覆蓋了大約1065平方英里的面積,其中70%在秘魯,20%在玻利維亞,其餘在厄瓜多、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自那時以來,冰川已經從委內瑞拉消失,並且在其他國家正在縮小。計算顯示,每十年損失近10%。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融化的增加現在意味著水的豐富,但工程師塞薩爾·波託卡雷羅幫助秘魯布蘭卡山脈(以其白雪皚皚的山峰命名)的小農安裝滴灌系統,他說他看到鄰居和社群之間的衝突增加,這可能是水資源緊張的早期跡象。

目前尚不清楚冰川徑流的減少將對下游的飲用水供應產生多大影響。專家表示,可以透過擴建水庫在雨季接住水來抵消大部分減少。

但是,飲用水不會是唯一的受害者。世界銀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冰川融化可能會提高由融水供水的河流上的水力發電大壩的發電成本。

儘管如此,水力發電的復興正在南美洲進行,特別是在水資源豐富的亞馬遜地區。這不僅會增加對水資源的競爭,而且環保主義者還擔心,像巴西西部馬代拉河上備受爭議的專案那樣的大壩將阻礙攜帶營養物質的沉積物和魚類遷徙路線的流動。

大壩也可能改變亞馬遜地區的水文迴圈,這會影響安第斯山脈的降水。氣候模型和科學家對亞馬遜地區將發生的確切變化意見不一。一些變化將取決於厄爾尼諾週期是否更加頻繁或強烈。研究人員因缺乏亞馬遜國家/地區的歷史資料而受到阻礙。

“我們現在比20年前瞭解得更多,但我們仍然不瞭解我們所需的一半,”巴西聖保羅國家空間研究所的何塞·馬倫戈說。“研究很少,氣象資料也少。所有國家都存在巨大的資料空白。在水文資料中,存在20年或30年的序列,而我們需要100年或更長時間才能看到是否存在洪水和乾旱的週期。”

然而,安第斯山脈的小農說,已經有足夠的理由感到擔憂。由於擔心水資源短缺和牧場和耕地的鹽鹼化,農民在秘魯北部皮烏拉和玻利維亞南部奧魯羅附近對大型礦山發起了抗議,他們說沒有足夠的水供大家使用。

與此同時,秘魯南部海岸的出口農業企業和上游的小農之間的緊張關係仍在繼續。沿海的大型農場擁有更高效的灌溉系統,但根據伊卡農業部的哈維爾·衝的說法,大量的水井正在以幾乎是其補給速度的兩倍的速度從地下蓄水層中抽水。

下游的大型農民呼籲進行一項重大基礎設施專案,以引導來自高原的水,並透過沙漠中的運河將其中的一部分分散,以補充地下蓄水層。上游的小農和美洲駝牧民說,該計劃可能會使安第斯沼澤乾涸,這是一個關於水文資料很少的生態系統。

“缺乏規劃,”伊卡農民協會的戈圖佐說。“而受苦最深的是窮人。富人將能夠解決他們的問題。”

本文最初發表於The Daily Climate該新聞由一家非營利媒體公司環境健康科學出版的氣候變化新聞來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