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能負擔得起廉價的水嗎?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印度,擁有手機的人比擁有基本衛生設施的人還要多。與此同時,該國西北部 7,000 多個村莊正遭受飲用水短缺之苦,因為這個糧倉地區的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哥倫比亞大學 3 月 28 日舉行的水資源會議的與會者表示,同樣的故事在世界各地都在上演。

這可能就是 70% 的地球表面被海洋覆蓋的“藍色彈珠”,但這種豐富的水資源主要由鹽水構成。淡水,即足夠清潔供人們飲用,且足夠豐富以種植農作物和其他重要人類活動的水,正變得日益短缺。

在美國,農業、工業和人口加起來使用的水比該國河流中的水流量還要多。差額是從地表下抽取的。“我們依賴地下水,它正在消失,”地球研究所所長、經濟學家傑夫·薩克斯指出,該研究所召集了地球狀態:水資源會議。“這是一個新的地質時代,人類已經接管了關鍵的[行星]驅動因素:水迴圈、碳迴圈、氮迴圈。”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至少對於經濟學家來說,顯而易見的解決方案是:如果水已成為一種稀缺商品,那麼它需要一個適當的價格來合理分配。哈佛大學的水利工程師約翰·布里斯科指出,澳大利亞農民在最近的嚴重乾旱中倖存下來——這場乾旱導致墨累-達令河流域的水流量減少了 70%——這要歸功於水交易系統,該系統將水從低價值、高用水量的水稻等作物轉移到更需要水的城市。“這是經濟學 101 的實際應用,”他說。

金融產品創新者理查德·桑多爾——利率衍生品的先驅和碳市場福音傳播者——認為水將成為 21 世紀的大宗商品。他預測,水的數量和質量都可以作為商品進行交易。自然保護協會全球淡水團隊負責人布賴恩·裡希特也支援這種總量控制與交易市場:“基於市場的系統有能力為推動節約用水提供強有力的激勵,”他指出。“用水效率提高得非常快。”

問題在於,“用水效率”可能意味著有些人根本無法用水。正如布里斯科承認的那樣,澳大利亞的許多農民已經被幹旱逼破產,但他也辯稱,市場被證明比政府配給更擅長分配。“市場非常擅長忽視最貧困的人,”地球研究所的薩克斯後來反駁道。“他們將資源導向那些願意為此付費的人,並將資源從那些無力支付的人那裡轉移走。”

因此,水的私有化並不受歡迎,引發了抗議甚至騷亂。2000 年和 2005 年玻利維亞的示威活動扭轉了一項類似的政府計劃,而亞特蘭大市長取消了 2003 年的私人供水合同,因為該公司未能投資於維護。

水的私有化甚至導致了世界各地的公共衛生災難。當 1998 年南非最貧困人口買不起水時,他們轉而使用溪流、池塘和湖泊中的受汙染的水,從而遭受了該國 2000 年至 2002 年間最嚴重的霍亂疫情之一。

然而,由於從缺乏工具到徹底的腐敗和盜竊等各種原因,政府對水資源的管理也並非沒有自身的問題。“我們正在努力弄清楚什麼有效,什麼無效,”哥倫比亞大學的機械工程師維傑·莫迪說,他負責千年村莊專案的基礎設施專案。“我們沒有神奇的解決方案。”

一個想法是將水更像手機話費一樣對待。薩克斯建議使用“智慧卡”,為每個人預存基本的水量——桑多爾計算出“補水和衛生”所需的水量為每天 20 到 30 加侖——然後允許像手機預付費話費一樣購買超出該量的水。“對某些基本水量實行經濟實惠的價格或零價格,如果你需要更多,你就為超出部分的水支付邊際成本,”薩克斯說。

這也可能非常適合用水量較大的使用者,例如依賴灌溉的農民。農業佔世界用水量的 70%,其中大部分被浪費了。“我們需要水來種植我們的食物和我們如此依賴的其他作物,”自然保護協會的裡希特說。“我們能否在減少用水量的同時做到這一點?我確信我們可以。”僅僅是將漫灌改為中心支軸噴灌,甚至更好的滴灌,就可以在農業中減少多達 20% 的用水量。

這種轉變的成本是一個挑戰。因此,對水進行市場定價可能被用來將資源從城市轉移到農村。“城市地區必須投資於這些解決方案,”裡希特補充說,才能獲得更多的水。

然後就是我們所有生活在最富裕國家的人。我們的食物是我們個人用水量的主要驅動因素。雖然不太可能有人會停止洗衣服、吃飯或用電,但減少富裕世界飲食中的肉類可以幫助減輕水的負擔。正如哥倫比亞水資源中心主任烏普馬努·拉爾指出的那樣,飼養一定量的肉類比種植等量的植物性食物多用水 100 到 1000 倍。

更不用說處理美國最大的作物——草坪。“首先,拆掉你的草坪,”拉蒙特-多爾蒂地球觀測站的氣候建模師馬克·凱恩建議道。

由於另一個人為造成的主要影響——氣候變化,水資源挑戰可能會變得更加嚴峻。“我們完全預計溼潤地區將變得更溼潤,乾燥地區將變得更乾燥,”凱恩說。乾旱和洪水給人類系統帶來了各種壓力,從公共衛生到作物產量,並且助長了從敘利亞到馬裡的近期不穩定。“井榦了才知水可貴,”凱恩補充道。

這意味著未來向仍然缺水的最貧困人口擴充套件清潔水將成為更大的挑戰。哥倫比亞大學的莫迪認為,每戶家庭只需投資 300 美元,就可以將供水系統擴充套件到今天許多甚至所有沒有供水系統的人。“我認為這在世界各國政府的能力範圍之內,”他認為。“如果你進行這項投資,那麼即使是最貧困的人也願意為維護該系統付費。”

但是保持水的清潔可能被證明是最困難的挑戰。“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擁有手機的人比擁有電力的人還要多,”莫迪補充道。“電力是下一個挑戰,但即使比電力更難的是水,而似乎比水更難的是衛生設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