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每個孩子一臺筆記型電腦似乎是一個簡單的口號,充滿了益處。當你將網際網路的力量和太陽能電池置於發展中國家兒童手中時,會出什麼問題呢?畢竟,它不僅訓練了全球下層階級掌握現代生產工具,還釋放了一種創造力,這種創造力可能使他們能夠超越舊的、骯髒的工業發展,而這種發展已經汙染了地球。
不幸的是,這些筆記型電腦很可能最終會做到最後一點。“烏拉圭整個國家在這些筆記型電腦壽命結束時將如何處理它們?”綠色電子委員會的傑夫·奧梅爾丘克在2月25日在紐約市舉行的更環保的裝置會議上問道。“它們是一種資源密集型產品。會有回收利用嗎?我們是否也擴大了這項禮物,以便建立一個閉環基礎設施?”
據fuseproject的設計師伊夫·貝哈爾稱,已經分發了一百多萬臺這樣的筆記型電腦,從肯亞到烏拉圭。事實上,現在烏拉圭的每個孩子都擁有一臺這樣的筆記型電腦,並且該計劃正在擴充套件到高中。這位設計師已經開始著手開發下一代機器,一種可能配備雙螢幕、像iPad一樣薄、完全由塑膠製成的機器:被稱為XO3。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即使是最便宜的筆記型電腦也“比任何教皇擁有的寶石和金屬都多”,Sourcemap.org的創始人萊昂納多·博南尼在會議上指出。他的網站允許使用者跟蹤任何裝置的成分,從筆記型電腦到炸彈的碳足跡。“沒有理由不知道東西來自哪裡以及它們是由什麼製成的,特別是如果你要購買它們,”他說。
事實上,我們的裝置 collectively 包含了世界上大部分的銅(大多數筆記型電腦中都有一磅銅)、來自手工礦工的錫和鋰,“多到可以被稱為炸彈”,博南尼說。還有真正稀有的東西,如用於螢幕的銦和用於電氣觸點的超昂貴的銠。總而言之,現代電子產品需要60種不同的元素,從有毒的到珍貴的——並助長了與維多利亞時代英國象牙熱以來西方消費的標誌相同的剝削性和毀滅性的資源開採。“這些材料實際上並不屬於我們,它們屬於全人類。我們只是將它們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博南尼說。
事實證明這是一個短暫的過程:典型的手機使用者每18個月更換一次手機,導致電子垃圾(e-waste)堆積如山。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的資料,僅美國每年就產生大約三百萬噸這種垃圾。然後,這些電子垃圾通常在像中國或印度這樣的地方被不當焚燒或分解,毒害當地居民。
事實上,根據環境署的資料,電子垃圾的數量看起來將呈指數級增長,因為手機、筆記型電腦和其他裝置在這些國家也迅速普及。到2020年,中國廢棄的手機數量將增加七倍,印度在同一時期將增加18倍。目前,全球每年產生5000萬噸電子垃圾。
“除了遏制健康問題外,提高發展中國家的電子垃圾回收率還可能創造體面的就業機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回收包括銀、金、鈀、銅和銦在內的各種有價值的金屬,”環境署執行主任阿奇姆·施泰納在2月22日關於釋出關於電子垃圾的新報告的準備宣告中說。“透過現在採取行動並向前規劃,許多國家可以將電子挑戰轉變為電子機遇。”
解決這個日益嚴重的問題的一種方法是儘可能地在設計中減少這些材料的使用。畢竟,“產品環境足跡的80%是由設計階段決定的,”軟體提供商Autodesk的可持續發展經理莎拉·克拉斯利指出。而像EPEAT這樣的新標準,計劃今年推出消費者系統,迫使製造商生產更易回收和維修的產品,並得到美國政府等大型消費者的購買力支援。
“回收利用不會改變產品,但像EPEAT這樣的綠色設計標準可以,”奧梅爾丘克說。“如果購買者想要它,製造商就會跟隨。”惠普等公司已經使用回收塑膠和印表機墨盒的閉環回收系統,惠普印表機部門的高階工業設計師瑪麗亞·泰特說。
然而,最終,這可能歸結為消費電子公司所厭惡的東西——製造持久耐用的產品,或者像風力發電風箏科學家和連續發明家索爾·格里菲斯所稱的那樣,“傳家寶”裝置,可以代代相傳。與此同時,這些更環保的裝置將必須體現出目前驅動消費者渴望的時尚、性感的設計。並消除或替換掉自身也帶有環境成本的包裝,例如用由真菌消化種子殼製成的生物聚合物來替換掉包裹新裝置的泡沫塑膠。
相反,設計師們似乎專注於創造下一個必備的裝置,無論它可能消耗多少資源,就像貝哈爾在會議上展示的可以重新配置以適應各種需求並依賴開源元素的可破解的汽車。或者創造幫助使用者找到新鮮的本地食物的應用程式——今年更環保的裝置競賽的獲勝者——但是這些應用程式託管在依賴於來自資源戰爭蹂躪的剛果的鎢、鉭和錫的裝置上。
至於電子垃圾,也有一個應用程式可以解決這個問題:iRecycle,它可以找到最近的正確處置舊電子產品的地點,至少在美國是這樣。但是,一個小小的應用程式告訴你哪裡可以回收舊電子產品,這與製造執行它的裝置的環境和人類健康成本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