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範圍達菲(Tamiflu)耐藥性引發對大流行性流感藥物儲備的新審視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我們從一月份就知道,本季流行的大部分流感都對達菲(Tamiflu)產生耐藥性,達菲是一種通常用於對抗感染的抗病毒藥物。 仍然是個謎的是,耐藥性流感毒株是否比對治療有反應的毒株使人們病得更重——以及為什麼耐藥性毒株在今年激增,這讓公共衛生官員感到擔憂,他們儲備了達菲以應對由禽流感引發的流感大流行。

今天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對達菲(Tamiflu)耐藥的流感不會使人們更病或更不病。但研究人員表示,他們仍然不清楚為什麼對達菲耐藥的感染病例正在增加。今年流行的 H1N1 流感毒株中,高達 98% 對達菲免疫,而 2007-2008 年流感季僅為 12%。

“我們不知道病毒發生了什麼物理變化導致其傳播速度更快,但肯定發生了變化,而且今年更是如此,”研究作者尼拉·達蘭(Nila Dharan)說,她是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流行病情報服務處的研究員,該部門研究重大疾病爆發。達蘭告訴ScientificAmerican.com,自發(自然)的基因突變——而不是過度使用達菲——是罪魁禍首。她指出,病毒的其他結構變化(科學家們尚未完全理解)增強了耐藥毒株生長和感染人的能力。

這種趨勢已足夠令人擔憂,以至於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的官員們在過去一週一直在開會討論是否調整聯邦大流行性流感藥物儲備的組成,其中 4000 萬個療程(80%)是達菲,生物醫學高階研究與發展管理局(BARDA)主任羅賓·羅賓遜(Robin Robinson)說,BARDA 是 HHS 下屬的管理儲備的部門。

目前,H5N1 亞型禽流感對達菲沒有耐藥性,但羅賓遜說,令人擔憂的是,如果它與對達菲耐藥的 H1N1 毒株重組,就可能會產生耐藥性。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稱,自 2003 年以來,已發生 409 例人類禽流感病例,主要在亞洲,其中 256 名患者死亡。症狀包括髮燒、咳嗽、喉嚨痛、肌肉痠痛、眼睛感染、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

“這令人擔憂,”羅賓遜說。“我們需要認真討論我們的儲備中有哪些,以及[是否]需要改變它。目前,大流行病毒對達菲敏感。我們希望關注這一點,以確保情況保持不變。”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此前建議醫生給對達菲沒有反應的季節性流感患者使用抗病毒藥物瑞樂沙(Relenza)或金剛乙胺(Rimantidine)。羅賓遜說,儲備中瑞樂沙佔 1000 萬個療程,金剛乙胺佔 280 萬個療程。 他補充說,當局計劃在下個月決定是否重新配置儲備。官員們還計劃在美國和亞洲測試達菲和瑞樂沙的聯合療法,以對抗季節性和禽流感。

達菲影像,由 Moriori 透過維基共享資源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