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登湖,黃石公園物種瀕臨滅絕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恰逢其時地觸動您的愛國情懷,新發表的研究表明,美國標誌性地點瓦爾登湖和黃石國家公園正因氣候變化和真菌而失去珍貴的動植物生命。

本週《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兩項研究記錄了馬薩諸塞州瓦爾登湖及其周邊地區物種的消失——156年前,博物學家亨利·戴維·梭羅使其聞名於世——以及懷俄明州黃石公園的物種消失。

研究之一表明,包括毛茛、山茱萸、百合、蘭花、玫瑰和紫羅蘭在內的對氣溫上升敏感的花卉正在瓦爾登湖畔消亡,這項研究是持續監測梭羅首次記錄的物種的努力的一部分。研究作者查爾斯·戴維斯表示,梭羅記錄的473個物種中,約有25%,即120個已經消失,34%,即156個可能面臨迫在眉睫的滅絕。戴維斯是哈佛大學生物體和進化生物學博士候選人。研究表明,過去一個世紀,瓦爾登湖附近的氣溫已上升 4.3 華氏度(2.4 攝氏度),預計未來 100 年將再上升 2 華氏度至 11.5 華氏度(1.1 攝氏度至 6.4 攝氏度)。

戴維斯告訴我們:“無法適應不穩定的季節性的物種處境更加艱難——這是無法將開花時間與溫度變化同步。”

第二項研究表明,僅僅 16 年間,黃石公園永久乾涸的池塘數量增加了三倍。《探索新聞》指出,1992 年和 1993 年滿水的 49 個池塘中,去年有 19 個乾涸了。 同期,依賴池塘的兩棲動物種群中,超過一半已經消失。 兩種青蛙——北方合唱蛙 (Pseudacris triseriata maculata) 和哥倫比亞斑點蛙 (Rana luteiventris) ——北方蟾蜍 (Bufo boreas boreas) 以及斑點虎蠑螈 (Ambystoma tigrinum melanostictum) 都受到了影響,《BBC 新聞》報道。

之前的研究表明,兩棲動物的消失速度比任何其他生物都快。 它們棲息地的變化構成了最大的威脅;寄生真菌壺菌也被認為是罪魁禍首。

斯坦福大學生物學博士候選人兼第二項研究的作者莎拉·麥克梅奈米告訴《探索新聞》:“這對當地的兩棲動物種群來說真的是災難性的,因為顯然它們需要這些環境來繁殖和作為幼蟲生存。” 她說,再加上真菌的混合,“這對兩棲動物來說是三重打擊。”

(瓦爾登湖上孤零零的睡蓮圖片,來自 Flickr/Sage,https://www.flickr.com/photos/vickispi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