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新星:全球變暖將使海星受益嗎?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根據本週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研究,全球海洋溫度升高和二氧化碳水平實際上可能會加速海星的生長。該結果與之前關於全球變暖對這種五臂魚類親屬的負面影響的研究結果形成對比。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動物學博士生、論文的主要作者麗貝卡·古丁說:“軟體動物、雙殼類動物、蛤蜊和貽貝對二氧化碳增加產生負面反應。” 另一方面,她說,與它們的無脊椎動物表親相比,“海星生長得更快,長得更大,而且吃得更多。”

古丁認為,海星的優點在於,與大多數其他海洋無脊椎動物相比,它的盔甲更少。(一個例外是像海葵這樣的軟體動物。)人類釋放到大氣中的大約一半的二氧化碳被海洋吸收,導致海水酸性更高。許多海洋生物因pH值降低而溶解其鈣化外殼而受苦。

但這種影響並非普遍適用。“我們需要謹慎預測物種將如何應對氣候變化,而不僅僅根據它們與哪些物種相關,”古丁說。“這非常複雜。我們實際上知之甚少。”

研究人員將海星放入裝有二氧化碳水平和溫度的缸中,範圍在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預測的當前和未來水平之內。在二氧化碳含量相對較高的水中,海星赭色海星的生長速度比濃度較低的缸中的同類海星快67%。 攝氏三度(約華氏 5.4 度)的升高使相對生長提高了 110%。

當然,一個物種的好訊息並不總是適用於整個水下生態系統。海星以較小的無脊椎動物為食,包括在不斷變化的海洋條件下表現不佳的物種。

這種不匹配可能具有危險的缺點。“這種海星專門吃貽貝,”古丁說。“我們預計隨著二氧化碳的升高,貽貝會變得更小,因為它們被困在殼裡。” 海星對有收縮殼的東西的依賴讓古丁感到擔憂:“我認為貽貝有麻煩了。”

圖片來源:Topyti via Flick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