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它將如何影響新藥開發?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很難想象哪個行業不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科學也不例外。經濟學家和科學家今天和明天在倫敦舉行的會議上表示,信貸緊縮也將減緩新藥的開發

人們對新型療法的擔憂是在所謂的“生活方式藥物”開發蓬勃發展之後出現的,這些藥物用於治療諸如陽痿脫髮等疾病,批評人士稱,這已經使針對嚴重疾病和發展中國家人們無法負擔高價藥物的治療創新黯然失色。專注於從生物學開發新技術的生物技術公司去年的投資額創下歷史新高,達到 500 億美元,但愛丁堡經濟與社會研究委員會 Innogen 中心主任 大衛·威爾德表示,“跡象表明,這種情況已經趨於平緩。”

我們詢問了威爾德,他計劃在今天的基因組學與社會:重塑生命會議上發言,市場危機對製藥創新構成多大的威脅。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以下是經過編輯的文字記錄。

您預計哪些特定類別的藥物或疾病將受到最嚴重的打擊?

風險最高且最依賴風險資本投資的領域可能是最先遭受打擊的領域——可能是早期生物技術公司,它們採用新穎的方法來治療那些尚未透過跨國公司途徑(例如幹細胞療法)明確上市途徑的療法。一項證據是最近為大西洋中部生物科學公司上週的會議進行的一項調查,[其中]這些公司強調早期或 A 輪融資最容易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

然而,經過 20 多年的公共和私人投資,生物技術創新的巨大[回報]仍然以“指日可待”來談論。許多公司都在從事相互出售智慧財產權(IP)的業務,而不是開發有利可圖的產品。因此,如果對高風險和可能低利潤的看法變得更加普遍,那麼對該行業的外部投資可能會迅速下降。

哪些型別的投資風險最大:公司自身的投資、風險資本投資、股東投資還是全部或部分組合?

人們普遍認為,短期內公眾需求和公共衛生藥物和療法支出將保持在高位,這將維持大型研發型跨國製藥公司目前的盈利能力。  但即使在這裡,對更便宜的仿製藥產品的需求也可能強於對昂貴的新產品的需求。這將增強仿製藥生產商的實力,從而削弱研發型公司的實力。鑑於研發公司的藥物管線目前較為薄弱,它們可能比我們預期的更脆弱,特別是如果股東對快速投資回報變得更加不耐煩的話。矛盾的是,如果這些大型製藥公司面臨不切實際的期望,那麼認為它們相對免受當前金融危機的影響,並且還擁有[資金]  投資高科技生物技術的看法,可能會使它們更加脆弱。

您預計這些投資減少的時間會持續多久?

可悲的是,對投資緊縮的程度和持續時間進行量化取決於瞭解衰退的程度和深度。到目前為止,情況尚不清楚。

(圖片來源:iStockphoto/Onur DöngelOnur Dönge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