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的印象是,許多直男認為這個世界上有兩種男同性戀:一種是喜歡給予的,另一種是喜歡接受的。不,我不是指同性戀者相對的慷慨或送禮習慣。不完全是,無論如何。相反,這種區分關係到男同性戀在肛交行為中的性角色偏好。但就像人類性行為的大多數方面一樣,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我非常清楚有些讀者可能認為這類文章不應該出現在這個網站上。但優秀科學的偉大之處在於它是非道德的、客觀的,並且不迎合公眾輿論。資料不會畏縮;人會。無論我們談論的是陰道里的陰莖還是肛門裡的陰莖,它們都是人類行為。僅同性戀行為的普遍性就使其引人入勝。更重要的是,對男同性戀自我標籤的研究具有相當大的應用價值,例如其在追蹤危險性行為和安全性行為實踐方面的可能預測能力。
那些從作為插入方獲得更多快感(或者可能遭受較少焦慮或不適)的人通常被稱為“上位者”,而那些明顯偏好作為接受方的人通常被稱為“下位者”。對於這種男同性戀二分法,還有很多其他的描述性俚語,有些可以重複使用(“投手與捕手”、“主動與被動”、“支配與順從”),有些則不能——嗯,至少不適合《大眾科學》。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刊登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事實上,調查研究發現,許多男同性戀實際上自我認同為“多面手”,這意味著他們對插入角色或接受角色都沒有強烈的偏好。對於少數人來說,這種區分甚至不適用,因為有些男同性戀對肛交根本不感興趣,而是喜歡不同的性活動。還有一些男性拒絕將自己標記為上位者、下位者、多面手,甚至根本不標記為“同性戀”,儘管他們經常與男同性戀發生肛交。這些就是所謂的“男男性行為者”(或 MSM),他們通常也處於異性戀關係中。
幾年前,由亞特蘭大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特雷弗·哈特領導的一個科學家團隊研究了一組 205 名男同性戀參與者。該小組的主要發現——報告在 2003 年的《性研究雜誌》上發表——包括以下幾點
(1) 自我標籤與實際性行為有意義地相關。也就是說,根據他們近期性歷史的自我報告,那些認同為上位者的人確實更可能充當插入方,下位者更可能成為接受方,而多面手在性行為中處於中間狀態。
(2) 與下位者相比,上位者更頻繁地從事(或至少承認被吸引到)其他插入性行為。例如,上位者也往往是口交中更頻繁的插入方。事實上,大衛·莫斯科維茨、格魯夫·瑞格和邁克爾·羅洛夫在一項相關性研究中也發現了上位/下位自我標籤對其他型別性行為的普遍適用性。在 2008 年的《性與關係治療》雜誌上,這些科學家報告說,上位者更有可能在從性玩具遊戲到言語虐待到排尿遊戲等所有事情中成為插入方。
(3) 與下位者和多面手相比,上位者更可能拒絕同性戀自我認同,並且在過去三個月內與女性發生過性行為。他們也表現出更高的內化恐同症——本質上是與他們的同性戀慾望相關的自我厭惡程度。
(4) 多面手似乎享有更好的心理健康。哈特及其合著者推測,這可能是由於他們更強的性感覺尋求、較低的性恐懼症(對性的恐懼)以及對各種角色和活動的更大程度的適應性。
哈特及其同事進行這項相關性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確定男同性戀的自我標籤是否可能揭示艾滋病病毒的流行傳播。事實上,自我標籤與無保護性交無關,因此不能用作安全套使用的可靠預測指標。然而,作者提出了一個極好的——可能拯救生命的——觀點:
儘管自我標籤與無保護性交無關,但與其他群體相比,從事更大比例插入式肛交的上位者也較少認同為同性戀。非同性戀認同的 MSW [再次強調,“男男性行為者”] 可能較少接觸到艾滋病預防資訊,並且可能比同性戀認同的男性更難被艾滋病預防計劃觸及。上位者可能不太可能在男同性戀經常光顧的場所被招募,他們更強烈的內化恐同症可能導致他們更強烈地否認曾與其他男性發生性行為。上位者也可能更可能將艾滋病毒傳播給女性,因為他們更有可能在行為上表現出雙性戀。
除了上位/下位/多面手自我標籤對健康的重要影響外,還有各種其他性格、社會和身體相關的因素。例如,在莫斯科維茨、瑞格和羅洛夫的文章中,作者指出,潛在的男同性戀伴侶可能需要在承諾長期關係之前認真權衡性角色偏好問題。從性的角度來看,兩個上位者或兩個下位者處於一夫一妻制關係中存在明顯的後勤問題。但由於這些性角色偏好往往反映了其他行為特徵(例如上位者比下位者更具攻擊性和自信心),“這種關係也可能比互補自我標籤之間的關係更容易遇到衝突。”
另一項有趣的研究發表在 2003 年的《性行為檔案》雜誌上,由人類學家馬修·麥金太爾撰寫。麥金太爾讓哈佛大學同性戀校友會的 44 名男同性戀成員郵寄給他他們右手的清晰影印件,以及一份關於他們的職業、性角色和其他感興趣的指標的完整問卷。這一程式使他能夠研究這些變數與眾所周知的“2D:4D 效應”之間可能的相關性。這種效應指的是,人手的第二根手指和第四根手指之間的長度差異越大*——尤其是右手——胎兒發育期間存在的產前雄激素越多,從而導致隨後的“男性化”特徵。有點奇怪的是,麥金太爾發現 2D:4D 與性自我標籤之間存在微小但具有統計學意義的負相關關係。也就是說,至少在這個小樣本的哈佛同性戀校友中,那些具有更男性化的 2D:4D 特徵的人實際上更可能報告自己處於肛交的接受方,並且表現出更“女性化”的態度。
關於同性戀自我標籤及其與發育、社會行為、基因和神經基質的關係,還有許多問題有待解答——事實上,它們還有待提出。許多男同性戀更進一步使用二級自我標籤,例如“服務上位者”和“權力下位者”(上位者實際上順從於下位者的配對),這表明了進一步的複雜性。對於合適的科學家來說,有一生的工作在等待著他們。
*編者注(09/17/09):文章最初錯誤地指出,人手的第二根手指和第四根手指之間的長度差異越短——尤其是右手——胎兒發育期間存在的產前雄激素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