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一心:同步如何讓你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步調一致地行進或齊聲歌唱鼓勵親社會行為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我一直對自己完全沒有節奏感感到非常尷尬。 如果你有幸看到我跳舞,你就會知道我喝了太多的紅酒。 但我不僅僅是指我在舞池裡的笨拙。 不幸的是,我的感覺運動性心律失常比那更糟糕。 在學術會議上,我甚至難以在鼓掌時與其餘觀眾同步。

我記得一直都是這樣。 當我發現自己作為學校合唱團中一個前所未有的笨拙的雀斑臉男高音時,我以為對口型是我擺脫這種新的尷尬局面的門票。 但儘管我盡了最大的努力讓聽眾免受一個神經質的、自覺的十歲孩子令人不悅的聲音的侵擾,但我甚至無法正確地對口型,因此我破壞了整個舞臺上團體和諧的美感。

也許這些與他人行動同步的問題與我的獨立性有關。 而這不一定是件好事。 事實上,最近的證據似乎表明,我在行為同步方面的困難可能會使我成為一個糟糕的合作伙伴。 在最近一期《心理科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簡短的系列實驗中,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斯科特·威爾特穆斯奇普·希思揭示了行為同步如何導致人們在看似無關的後續任務中表現得更公平和慷慨。

例如,在三項研究中的第一項研究中,參與者被分成三人小組,在校園裡參觀。 這些小組被隨機分配到“步調一致”條件,即三個人基本上與實驗人員同步地在校園裡行進,或者對照條件,即參與者只是在校園裡正常行走。 稍後,在一個表面上獨立的練習中,參與者被要求與來自他們校園參觀小組的另外兩個人玩一個標準的經濟遊戲。 奇怪的是,行進者比步行者表現得更不自私。 也就是說,與步行者相比,行進者在經濟遊戲中做出的財務決策對小組的所有成員最有利,而不僅僅是對他們自己。(儘管這種效應在遊戲的第一輪之後逐漸減弱。)

此外,當被問及他們對其他玩家的感受時,行進者比步行者更明顯地感受到與他們的隊友“聯絡更緊密”和更信任他們的隊友。(顯然,這是軍事將領們幾千年來一直憑直覺感受到的!) 但他們並沒有報告感到更快樂。 後一項發現——即經濟遊戲中的合作並非由同步活動帶來的“集體歡騰”溢位效應決定——表明,驅動同步後合作傾向的不僅僅是群體遊戲(透過儀式、舞蹈、歌唱等)帶來的積極情緒。

在另外兩項研究中,威爾特穆斯和希思證明了同步效應對合作的影響獨立於行為活動是否涉及粗大的運動展示(如行進、划船和跳舞)或較小的肌肉活動(如吟唱、祈禱或歌唱)。 例如,參與者被隨機分配到四種可能的條件之一,他們三人一組坐在一起。 在對照條件中,參與者將塑膠杯舉到他們面前的桌子上,戴著耳機聽“哦,加拿大”,並默默地閱讀國歌的歌詞。 同步唱歌條件下的參與者也保持杯子穩定,但在歌曲的適當時間大聲唱出“哦,加拿大”的歌詞。 同步唱歌和移動條件下的參與者也做了同樣的事情,他們還隨著音樂的節奏左右移動他們的杯子。 最後,那些發現自己被分配到非同步條件的人也以類似的方式唱歌和移動杯子,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國歌在他們的耳機中以不同的節奏播放,導致他們與隊友不同步。


威爾特穆斯和希思發現,來自兩個同步條件的人比來自對照條件和非同步條件的人在隨後的經濟遊戲中更合作。 基於這些發現,作者指出,“同步儀式可能賦予了一些文化群體在社會進化中的優勢,導致一些群體生存下來,而另一些群體則失敗了。”

也許吧。 但目前,同步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背後的機制仍然令人沮喪地未知。 就我個人而言,我一直覺得那些步調與眾不同的人更有趣——即使他們有點容易在背後捅我一刀。

在這個由《大眾科學·心智》雜誌推出的新專欄中,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的研究心理學家傑西·貝林思考一些日常人類行為中更為晦澀的方面。 你是否曾想過為什麼打哈欠會傳染,為什麼我們用食指而不是拇指指點,或者嬰兒時期接受母乳餵養是否會影響你成年後的性偏好? 更仔細地瞭解最新資料,因為“心靈觀察”探討了這些以及其他關於人性的古怪問題。 註冊RSS 訂閱,永遠不會錯過任何一期。

Jesse Bering i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Otago in New Zealand. He is the author of The Belief Instinct (2011), Why Is the Penis Shaped Like That? (2012) and Perv (2013). To learn more about Jesse's work, visit www.jessebering.com or add him on Facebook (https://#/jesse.bering).

More by Jesse Beri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