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洗衣
關於可以保持自身清潔,或者至少不需要傳統洗滌的服裝的討論已經滲透了幾十年。製造商已經表達了對這種服裝底層技術的興趣,但到目前為止,唯一在商業上可行的進展是用奈米顆粒處理過的服裝,這些奈米顆粒改變了織物的天然特性,以防止汙漬浸入。這使得汙垢更容易洗掉。紡織公司 Nano-Tex 在 2001 年創造的這項技術,如今出現在零售商 Eddie Bauer、Gap 和 Hugo Boss 等品牌的服裝中。
然而,目前自清潔服裝最認真的客戶可能不是普通的商場購物者,而是美國軍事人員,他們可能面臨長時間不更換服裝的情況。化學家傑夫·歐文斯正在佛羅里達州廷德爾空軍基地與其他人合作開發一種工藝,將化學物質融合到織物上,從而產生防火、防油、防水,並且還能殺死細菌的材料。歐文斯的團隊的目標是在 2009 年準備好這項技術進行初步演示。
儘管今天的市場有限,但對具有更廣泛使用潛力的自清潔服裝的探索仍在繼續。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方法,可以用二氧化鈦奈米晶體塗覆角蛋白纖維,如羊毛、大麻和絲綢,這些晶體可以在陽光下氧化食物和汙垢。首席研究員瓦利德·達烏德表示,在 2 月 26 日的《材料化學》雜誌上概述的這一過程,不使用有毒試劑,對皮膚無害。缺點是:速度,或者說缺乏速度。葡萄酒漬需要 20 個小時才能在陽光下消失。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凱倫·舒爾茨
地殼下的波浪
天文學家一直在思考土星的衛星泰坦上存在水——以及因此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參見“火星和泰坦上甲烷之謎”;《大眾科學》,2007 年 5 月]。研究人員對泰坦進行建模後得出結論,巨大的海洋可能位於地表之下,這將解釋卡西尼探測器的觀測結果,該探測器發現泰坦的自轉和地表地標發生了奇特的偏移。海洋可能是由於衛星核心的放射性熱量融化了一層冰凍水而形成的。幸運的是,這個想法是可測試的:地殼下海洋將加快泰坦未來一兩年內的自轉速度,然後減速——這可以通過後續的卡西尼飛越來測量。
—J.R. 明克爾
首個人工酶
為了製造合成生物元件 [參見“工程生命:為生物學構建工廠”;《大眾科學》,2006 年 6 月],研究人員已經制造出首個人工酶——具體來說,是一種從碳原子中去除質子的酶。來自華盛頓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以色列雷霍沃特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團隊,使用計算模型設計了由 200 個氨基酸構建的潛在酶。在找到表現出最高活性的酶後,該小組透過在試管中使其經歷進化進一步改進了它。七輪進化——引入突變——將酶的效率提高了 200 倍。《自然》雜誌於 3 月 19 日線上發表了這項研究。
數字人道主義
技術幫助救援機構解決難民的困境 [參見“行善的科學”;《大眾科學》,2007 年 11 月]。最新的是谷歌和聯合國難民事務高階專員公署的線上地圖專案。該專案名為“谷歌地球外展計劃”,使人道主義團體能夠以逐步詳細的圖層突出顯示他們的工作,一直到難民營的學校、水源和其他基礎設施。該網站 (www.unhcr.org/events/47f48dc92.html)
目前展示了哥倫比亞、伊拉克和蘇丹達爾富爾地區的難民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