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法是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曾經為數億人接種天花疫苗的適應性病毒,現在也被徵召加入抗癌戰爭。痘苗病毒加入了一種皰疹病毒和其他病原體的行列,這些病原體被改造後進入針對癌症的後期人體試驗。
研究人員表示,經過十年的所謂溶瘤病毒的開發,最新的毒株最有希望。阿姆斯特丹VU大學醫學中心的維納爾德·赫裡森(Winald Gerritsen)表示,新一代病毒已經經過基因“靶向和武裝”,他參與了早期人類試驗,測試一種經過工程改造的腺相關病毒,該病毒攻擊膠質母細胞瘤,這是一種侵襲性腦癌。
在雙管齊下的攻擊中,這些病毒專門針對腫瘤細胞,同時輸送增強免疫力的基因。相比之下,導致癌症的病毒,如導致大多數宮頸癌病例的人乳頭瘤病毒,會破壞細胞的基因組,從而引發失控的生長。
當工程改造的病毒識別並感染癌細胞時,它們會複製,有時會摧毀宿主。其中一些病毒還會釋放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基因,這是一種免疫系統蛋白質。GM-CSF會吸引大量的白細胞和其他免疫系統操作員,對腫瘤發起進一步的攻擊。
痘苗病毒是由生物技術公司Jennerex開發的,該公司以愛德華·詹納(Edward Jenner)的名字命名,他於 18 世紀發現牛痘病毒可以預防天花。該公司腫瘤學家兼總裁兼執行長大衛·柯恩(David Kirn)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美國基因與細胞治療學會最近的會議上表示,該病毒在 II 期臨床試驗中顯示出對肝癌的療效,並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進入 III 期試驗。在 II 期研究中,24 名患者中有 18 人存活了至少 12 個月;而採用標準治療方法,只有大約一半的患者存活一年。該公司還在一項針對 23 人的早期試驗中測試了該病毒對結直腸癌、肺癌、卵巢癌和皮膚癌的療效。
柯恩解釋說,該病毒不能感染非癌細胞,因為研究人員刪除了它的胸腺嘧啶激酶基因,而它需要在體內複製這個基因。然而,大約 80% 的實體腫瘤會產生額外的胸腺嘧啶激酶,這被認為可以阻止癌細胞死亡。柯恩說,結果是癌細胞內部形成了一個“病毒工廠”。“在 24 小時內,我們看到病毒在腫瘤內的複製和擴散效果非常顯著。”痘苗病毒的複製是使用這種方法殺死癌細胞和縮小腫瘤的第一步。
今年晚些時候,該公司計劃在晚期肝癌患者中啟動一項 III 期臨床試驗,屆時該病毒將新增到標準抗體治療中。
柯恩說,接受這種病毒療法的患者通常會出現輕微的流感樣症狀,這是由於對病毒的免疫反應所致,但該公司沒有報告其他副作用。大多數 40 歲以上的美國人在小時候接種過痘苗病毒作為天花疫苗,但該公司沒有發現接種過這種疫苗會影響新病毒的療效的證據。
與此同時,由 BioVex 公司開發的針對晚期黑色素瘤的工程改造皰疹病毒已進入 III 期臨床試驗,以測試療效。作為試驗的一部分,約有 200 名患者接受了該病毒,該公司預計將在今年年底公佈該試驗的早期結果。該小組正在為頭頸癌啟動一項名為 OncoVex 的工程改造病毒的 III 期試驗。與 Jennerex 產品一樣,該皰疹病毒會將 GM-CSF 輸送到腫瘤,從而產生區域性免疫反應。一種類似的病毒,稱為 H101,已在中國上市,用於治療頭頸癌。
最後,一家位於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卡爾加里的公司 Oncolytics Biotech 正在測試一種呼腸孤病毒(一種經常在人肺中發現但被認為是非致病性的 RNA 病毒),以對抗包括肺癌和皮膚癌以及頭頸部惡性腫瘤在內的多種癌症。該公司表示,呼腸孤病毒會選擇性地感染癌細胞而不是健康細胞,因為一旦細胞變成惡性細胞,它就會停止產生一種稱為蛋白激酶 R 的抗病毒因子。呼腸孤病毒利用這種缺陷在癌細胞內複製。
俄亥俄州立大學綜合癌症中心基礎科學副主任邁克爾·萊爾莫爾(Michael Lairmore)表示,研究人員幾十年來一直在試驗溶瘤病毒,但早期的嘗試非常謹慎,早期的病毒顯示出有限的療效。他說,靶向病毒“有可能為我們的武器庫增加一種新的工具”,因為它們能夠更積極地鎖定癌細胞。
然而,萊爾莫爾和赫裡森都警告說,溶瘤病毒仍然需要與化療或放療結合使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赫裡森說:“我們(在早期人體試驗中)看到的效果與我們看到的所有新抗癌藥物非常相似。”在僅接受病毒而未接受其他治療的患者中,“大約有 5% 到 10% 的患者反應非常好,”他補充說。“因此,只有當我們將溶瘤病毒與標準治療相結合時,我們才能期望看到一些非常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