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束縛:追求者等待關於“發現號”太空梭未來歸宿的訊息

當“發現號”著陸時,它將成為美國宇航局三架剩餘太空梭中第一架退役的。它們最終都將落腳何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經歷了 26 年、2.3 億公里和累計一年的軌道飛行後,“發現號”太空梭最後一次踏上歸途。作為美國宇航局機隊中最老、使用率最高的太空梭,它正從最後一次訪問國際空間站返回,並計劃於美國東部標準時間 3 月 9 日中午前在佛羅里達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著陸。但是,作為太空梭專案的傳統基地,肯尼迪中心這次可能不會是“發現號”的最終目的地。

一旦“發現號”著陸,美國宇航局將開始退役這架太空梭,將這艘使用頻繁的航天器變成太空歷史的文物。這架軌道飛行器將成為剩餘三架太空梭中第一架退役的;“奮進號”和“亞特蘭蒂斯號”各自還有一次任務安排,之後太空梭專案將於今年晚些時候結束

美國宇航局發言人邁克爾·居里說:“著陸後幾周內,美國宇航局將開始‘安全化’工作,並準備好讓‘發現號’在博物館中向公眾展示。”安全化包括清除任何可能存在危險的材料,例如暴露於有害化學推進劑的燃料系統。

但軌道飛行器之後將去往何處仍未確定——至少目前是這樣。居里說,有 21 個組織表示有興趣主辦其中一架太空梭,美國宇航局將於 4 月 12 日宣佈接受者。這一天在太空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既標誌著 1981 年首次太空梭飛行 30 週年,也標誌著 1961 年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首次人類太空飛行 50 週年。

美國宇航局不會具體說明哪些組織提交了提案,但包括休斯頓航天中心、紐約市的無畏海空航天博物館以及俄亥俄州代頓市賴特-帕特森空軍基地的美國空軍國家博物館在內的幾家機構已公開表達了對退役太空梭的競標意願。

觀察家最初認為,“發現號”作為現存太空梭機隊中經驗豐富的“老兵”,將去往華盛頓特區的史密森尼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 (NASM)。但美國宇航局已要求撥款約 2880 萬美元,用於準備和交付每架軌道飛行器,將其搭載在經過特殊改裝的 747 飛機上,送往其最終歸宿。這筆款項大致相當於博物館的年度預算,目前尚不清楚必要的資金從何而來。“美國宇航局打算將‘發現號’提供給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居里說。“這仍然是意圖,但最終決定和宣佈將在 4 月 12 日做出。”

博物館工作人員對獲得太空梭的可能性保持沉默。“博物館正在與美國宇航局討論關於太空梭專案中的軌道飛行器和其他文物的移交問題,”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發言人布萊恩·穆倫說。“太空梭文物的最終處置將由美國宇航局決定。”穆倫說,在 4 月宣佈之前,博物館不會進一步置評。

另一方面,無畏博物館儘可能明確地表達了其獲得太空梭的意願,在其網站上主持了一個線上請願活動,並展示了來自紐約市市長邁克爾·布隆伯格和美國參議員克斯汀·吉利布蘭德的推薦信。“美國宇航局希望儘可能多地向公眾展示太空梭及其故事,”無畏博物館館長蘇珊·馬雷諾夫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解釋說。“在美國,紐約市有潛力將太空梭及其故事展示給最多的人。”至於那 2880 萬美元,馬雷諾夫寫道:“紐約和無畏號可以為這項工作提供資金。作為捐贈和慈善中心,紐約市有能力為該專案提供資金,無畏博物館在挖掘這種潛力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例如,她指出博物館最近為一個翻新專案籌集了 1.15 億美元。

另一個公開表達獲得太空梭意願的機構是美國空軍國家博物館——而且從資金的角度來看,該博物館可能更具優勢。巴拉克·奧巴馬總統 2 月份釋出的 2012 年國防部預算請求中,包括 1400 萬美元,用於幫助博物館獲得亞特蘭蒂斯號軌道飛行器進行展示。(空軍更喜歡亞特蘭蒂斯號,因為它執行過五次國防部任務。)空軍感興趣的原因是,“從美國宇航局的起源至今,空軍一直是美國宇航局的全面合作伙伴,在整個美國宇航局的載人航天計劃中貢獻了技術專長和人員,”一位博物館發言人在回覆問題時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多年來,美國空軍在太空梭專案上投資了超過 80 億美元,並提供了廣泛且至關重要的發射和回收支援。”但鑑於國會尚未透過 2011 年的預算,2012 年的資金不太可能在美國宇航局做出決定之前獲得保障。*

與此同時,“發現號”當前任務的結束,正式名稱為 STS-133,將為漫長而卓越的服役記錄畫上句號。自 1984 年 8 月 30 日首次發射以來,“發現號”已經飛行了 39 次,比其他任何太空梭都多,其中包括美國宇航局歷史上一些最著名的任務。1988 年和 2005 年,“發現號”分別在“挑戰者號”和“哥倫比亞號”災難後成功完成了重返飛行任務,1990 年,“發現號”部署了哈勃太空望遠鏡,這是一個軌道天文臺,仍然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科學儀器之一。

*更新(2011 年 3 月 8 日):在出版後添加了來自無畏海空航天博物館和美國空軍國家博物館的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