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曾經只感染動物的疾病的致命爆發,現在卻危及全人類的生存,長期以來一直是驚悚電影的標準情節(想想傳染病或1995年的經典電影恐怖地帶)。雖然現實通常以稍微不那麼狂熱的節奏展開,但新發疾病日益增長的威脅仍然非常真實。在過去的三十年裡,我們目睹了HIV/艾滋病、瘋牛病、H5N1(禽流感)和損害大腦的尼帕病毒的出現——僅舉幾例。最近,像猴痘和牛痘這樣的鮮為人知的痘病毒感染已開始擴大其邊界。
不斷增長的人口壓力和快速的全球交通運輸正在助長新發感染的趨勢。然而,追蹤導致疾病的意外後果鏈可能非常困難。舉一個例子: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搬到以前是樹木繁茂的地區,萊姆病在美國東北部爆發,取代了過去控制郊狼的狼,從而限制了狐狸的數量(狐狸無法與郊狼競爭),而狐狸曾捕食感染了鹿蜱的老鼠;隨著狐狸的減少,更多的老鼠得以存活,並將萊姆病螺旋體伯氏疏螺旋體傳播給人類。
少數科學家(不如你可能希望的那麼多)正在努力密切關注這些新發疾病在何處使人生病,以及這些鮮為人知的病原體何時可能積聚力量以引發大流行。《大眾科學》在其三月份的專題報道“來自痘病毒的新威脅”中重點介紹了其中一位科學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助理教授安妮·W·裡蒙的工作。在接下來的兩分半鐘的影片中,裡蒙談到了她在剛果民主共和國追蹤猴痘感染的工作。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