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購買訂閱有助於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微小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隨著微風飄蕩,無形地落在地面、衣服和皮膚上。這些微小的核反應產物如果透過吸入、攝入甚至傷口進入體內,就可能造成大規模的身體損害。許多人擔心,從受損的福島第一核電站噴出的此類同位素正在跨大陸傳播,而且數量高於日本官員報告的水平。
這種看不見的威脅促使遠至美國和歐洲的人們遠離日本,紛紛搶購併吞服碘化鉀藥片,希望阻止放射性碘131顆粒在其甲狀腺(可能導致癌症)中的積累。
儘管目前最緊迫的健康問題是對核電站工作人員構成威脅的強大直接伽馬射線,但社會責任醫師組織(一個反對核能的組織)前主席伊拉·赫爾芬德在週三該組織組織的新聞釋出會上表示,“我們還需要關注正在遠離核電站擴散的放射性同位素。”
日本政府一直堅稱,在受損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以南約 220 公里的東京居民沒有面臨危險的輻射水平。預計週末結束時,風向會略微向南移動,這可能會將更多的放射性同位素帶向首都,但預計週日的暴雨可能有助於將許多這些有害顆粒從空氣中清除。
一些核專家擔心,“即使工廠下風方向的總輻射劑量不高,這些同位素的濃度也可能構成非常嚴重的健康問題,”赫爾芬德說。
基本問題
全身輻射暴露總量、攝入或吸入的同位素與癌症之間的相關性充其量是複雜的。該領域的主要研究使用了基於事件的樣本,例如二戰期間美國在日本投下的原子彈的倖存者,來測量和繪製多年後的癌症發病率。
赫爾芬德說:“當你談論距離源頭一定距離的低劑量輻射時,你的全身輻射劑量與對你健康的影響之間的清晰‘線性關係’實際上就消失了。” “你可能全身輻射劑量很小,最終卻患上甲狀腺癌,或者攝入一些放射性鍶,最終患上白血病。”
但範德比爾特大學醫學中心放射藥學服務主任傑弗裡·克蘭頓說,此次事件導致東京人口大規模癌症發生的可能性很小。
碘 131 的壽命相對較短(半衰期約為 8 天,而鍶 90 的半衰期為 29 年)。因此,乏燃料儲存可能在 上週五的地震和海嘯破壞該核電站之前就已經損失了大部分碘 131,克蘭頓解釋道。任何釋放出來的物質“很可能會很快從大氣中沉降下來”。
然而,鍶 90 同位素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因為身體會像對待鈣一樣對待它們,將它們融入骨骼,這可能導致白血病。但是,克蘭頓說,它們不太可能傳播超過幾公里——“最多可能五英里”。
鈽因其超長的半衰期(約 24,000 年)以及如果吸入後容易導致肺癌而更令人擔憂。(福島核電站 3 號反應堆使用的燃料棒中含有鈽。)
然而,克蘭頓堅持認為,一個人必須吸入或攝入“相當多的”一種或多種放射性同位素才會看到負面影響。“它需要的量比我從該地區看到的公佈資料要多。”
克蘭頓說,在美國購買預防性碘化鉀藥片(用普通碘飽和甲狀腺,以防止吸收放射性碘 131)的人“是在浪費他們的錢”。
令人擔憂的風
克蘭頓指出,無論釋放多少放射性物質,來自福島第一核電站的令人擔憂的同位素都不太可能像切爾諾貝利那樣大規模擴散。即使燃料溫度未能顯著下降,也不太可能產生像 25 年前在切爾諾貝利那樣將大量放射性物質發射到大氣中的災難性爆炸。福島的材料也缺乏切爾諾貝利事件中擴散同位素所必需的石墨尖端控制棒。
分佈模式取決於風向和反應堆的釋放強度。儘管當前的疏散區是以核電站為中心的同心圓,但在週三的簡報會上,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吉林斯全球公共衛生學院的流行病學家大衛·理查森表示,分散的放射性物質更有可能落在狹窄的帶狀區域。他補充說:“在對規模和分佈有粗略的瞭解之前,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然而,到目前為止,收集足夠的資料來建立可靠的預測已被證明是不可能的。克蘭頓說:“那裡的基礎設施太糟糕了,我真的無法知道發生了什麼。” “就確定實際發生的情況而言,這非常令人沮喪。”
儘管如此,美國核管理委員會 (NRC) 和奧巴馬總統都向美國人保證,不會有有害的輻射到達美國。“無論是西海岸、夏威夷、阿拉斯加還是太平洋的美國領土,我們都不希望出現有害的輻射水平,”奧巴馬週四表示。
即使在美國檢測到高於正常水平的背景輻射,也不太可能構成健康風險。僅僅生活在高海拔地區或頻繁的空中旅行就會使人們暴露於額外的輻射(透過太陽光線)——例如,商業飛行機組人員一年內積累的輻射量可能超過海平面正常美國背景輻射的三倍以上。核工業僱員的安全標準允許的輻射量是美國平均背景輻射的六倍以上,但這仍遠低於被認為具有致癌性的水平。
放射性魚類?
自3 月 11 日地震和海嘯以來,日本的風主要吹向大海,這對居住在東京及其周邊的數百萬人來說是個好訊息。然而,這意味著大多數放射性物質會從空中落在海洋上,離日本東海岸不遠。“這意味著海洋生物會吸收這種物質——如果人們吃魚,他們也會反過來攝入這種物質,”放射性廢物管理協會顧問馬文·雷斯尼科夫在新聞釋出會上說。
但日本的漁業不太可能成為另一起切爾諾貝利牛奶事件(當地奶牛吃了受汙染的草,產出了含有同位素的牛奶,據稱與受災地區兒童記錄在案的 1,800 例甲狀腺癌病例中的許多病例有關)。
太平洋不是烏克蘭小鎮的草地。“解決汙染的方法是稀釋,”克蘭頓引用這句諺語並承認聽起來可能很輕率。“海洋很大。”即使在 4 號反應堆發生大火這種不可能發生的情況下,其中“很可能至少會瞬間向大氣中釋放放射性物質”,他說,再加上將該物質帶入海洋的強風,“你稍後可能會在魚身上檢測到它——但即使那樣也會很小。”
克蘭頓說,任何與魚類結合的同位素都將非常少,“它們將很難被檢測到”,並將這些量與香蕉中天然存在的同位素鉀 40 進行比較。
流離失所的危險
美國核管理委員會本週早些時候建議居住在日本的美國居民從福島核設施遷至至少 50 英里外,這引起了混亂,因為與日本的建議甚至當地美國的核災難應急計劃相比,這一距離相對較遠。
克蘭頓與許多輻射專家的觀點一致,即考慮到該地區美國居民的相對較少人數,“為什麼不保守一點?”對於日本政府來說,將疏散邊界再移動 30 公里意味著要使更多的人流離失所。據《紐約時報》報道,在 20 公里邊界內的約 80,000 人已被疏散,還有更多的人因擔心輻射汙染而離開了該區域。
在人口規模上,“流離失所的[健康]風險可能比反應堆的風險大得多,”克蘭頓說。“只是試圖在每晚接近冰點的環境中安置和餵養他們——這一定是一個無法承受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