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科學家使用一種阻止記憶產生的化學物質,阻止了已經對可卡因上癮的老鼠再次使用這種藥物。 希望有一天醫生能夠給人類一些這種化學物質的版本,並在其源頭上阻止可卡因成癮。
英國劍橋大學的實驗心理學家巴里·埃弗裡特(Barry Everitt)將其團隊的研究重點放在老鼠大腦中稱為NMDA 型穀氨酸受體的蛋白質上。先前關於成癮和創傷後應激的研究表明,這些存在於腦細胞表面的蛋白質對於記憶形成至關重要。受體對於重新鞏固記憶也很關鍵,即將記憶從長期記憶中的儲存區域移動到處理短期記憶的大腦區域。
研究人員——他們在《神經科學雜誌》上報告了他們的發現——將老鼠放在一個籠子裡,籠子裡有一個槓桿,每天幾個小時,持續一週。當動物按下槓桿時,會亮起一盞燈,並向老鼠分配可卡因溶液。老鼠開始將他們看到的燈光與可卡因聯絡起來。
在強制戒毒幾周後,這些動物被放回籠子裡。在回到籠子之前,一些老鼠接受了實驗性藥物的注射,這些藥物會阻斷杏仁核中的 NMDA 型穀氨酸受體——杏仁核是一個與藥物相關記憶有關的大腦區域。
回到籠子裡時,經過治療和未經過治療的動物都會一遍又一遍地按壓槓桿。燈會亮起,但不會提供可卡因。未經過治療的動物繼續不為所動,希望可卡因最終會出來。
然而,對於經過治療的動物,埃弗裡特說,“它們按下槓桿,但沒有任何反應,所以它們就停止了。” 動物們似乎忘記了籠子裡的燈光意味著可卡因會在長達四周的時間內送達,而這僅僅在一次治療後就發生了。
科學家們表示,這表明,透過擾亂對藥物相關記憶的回憶——例如,一個人一起濫用藥物的人、一個人使用藥物的場所——一種療法或許能夠打破環境中線索與對藥物的需求之間的聯絡。有時,這些線索可能離家很近——一個家庭成員或愛人。
馬里蘭州貝塞斯達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的神經生物學家亞文·沙哈姆(Yavin Shaham)在一份新聞宣告中表示,這項新研究是“基礎研究可以很容易地轉化為人類可卡因成癮治療的一個例子”。
由於市場上沒有專門用於治療可卡因成癮的獲批藥物,大多數治療方案都依賴於行為療法。根據埃弗裡特的說法,這些療法通常包括讓成癮者暴露在他們與藥物使用相關的線索中——但在沒有非法物質的情況下。一旦康復的成癮者在現實世界中再次遇到這些線索,他們通常會復發。埃弗裡特建議在臨床中使用 NMDA 型穀氨酸受體阻滯劑可以改善這種治療。
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的行為神經科學家卡里姆·納德(Karim Nader)稱這項新研究在治療成癮方面“很有前景”,並補充說,他不知道有一種一次性治療方法可以使齧齒動物在長時間內停止服用藥物。
埃弗裡特指出,雖然當前研究中使用的藥物是實驗性的,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了幾種針對相同受體的藥物:右美沙芬(許多非處方止咳藥中都含有)和美金剛胺(一種被批准用於減緩阿爾茨海默病進展的藥物)就是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