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近年來,全球健康領域獲得了慈善事業的巨大成功。 2007年流入發展中國家的援助資金約為1990年的四倍。但是,發表在《柳葉刀》上的一篇論文表明,2007年捐贈的近220億美元錯過了世界上許多最值得援助的國家和疾病。
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所長、追蹤援助來源和去向的研究報告的合著者克里斯托弗·默裡說:“我們知道有很多錢。” “但我們也知道,單位健康需求的資金量存在巨大差異。”
默裡小時候住在尼日,這個國家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世界上第28個最貧困的國家,也是兒童死亡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然而,尼日的發展資金遠低於奈米比亞等較富裕的國家,後者“每年因失去生命而獲得的援助是尼日的10到15倍”,他說。 在疾病負擔最重的30個國家中,尼日是其中12個國家之一,這些國家也不在接受最多健康援助的30個國家之列。
該報告還得出結論,超過23%的援助資金流向了艾滋病毒/艾滋病,而肺結核和瘧疾等疾病——它們的綜合負擔比艾滋病毒/艾滋病更大——獲得的資金卻不到其三分之一。 正如默裡解釋的那樣,從1990年代開始的“全球健康資金的大規模擴張”在很大程度上與“政府和公民對艾滋病毒流行的反應”有關。
這個位於西雅圖的團隊分析了22個發達國家在17年期間援助機構的資金,並根據2007年的美元進行了調整。 美國位居最終榜首,約佔所有政府和私人全球健康資金的一半。 默裡說,這個排名掩蓋了這個國家在某些方面“吝嗇”的名聲。 不過,當以國民收入的比例計算時,美國的捐款排名第五,這也是事實。
西雅圖的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的捐款超過了任何其他私人慈善組織:佔2007年所有健康援助的4%。 (該基金會也資助了這項研究,儘管默裡指出該研究所作為一個“獨立實體”運作。)
作者認為,這種對資源的仔細統計——它們來自哪裡,又流向哪裡——可以顯著提高援助的影響。 以前沒有人進行過徹底的統計。 私人捐款現在約佔所有資金的三分之一,幾乎是看不見的。
位於華盛頓特區的非營利組織全球發展中心副總裁露絲·萊文說,這項研究“代表了驚人的前期準備工作”。 “它加強了該領域大多數人都意識到的總體模式。 主要的新資訊是關於私人方面的。”
除了私人慈善機構外,非政府組織和企業也增加了它們在全球健康領域的影響力。 默裡說:“今天,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領域。” “在全球健康領域活躍著更多背景和議程不同的參與者。”
本週,許多這些主要參與者齊聚西雅圖參加會議,包括“健康8國”——一個效仿G-8的會議,G-8是世界領導人年度論壇。 來自世衛組織、世界銀行、全球抗擊艾滋病、瘧疾和結核病基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蓋茨基金會的代表也出席了會議。
今天的援助形勢比2007年更加黯淡,在全球經濟衰退的背景下,資金面臨壓力。 更好地利用現有資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萊文說:“很大一部分對話可能都是關於擔憂資金水平是否以及如何能夠維持。” “毫無疑問,擁有這種全面的資訊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