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啟蒙

神經科學家們聽取並讚賞達賴喇嘛的觀點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以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編者注:我們釋出這篇來自2006年2月刊的專題文章,以紀念本月達賴喇嘛被迫流亡中國50週年

多年前,一個好奇的男孩透過望遠鏡觀察,看到月球隕石坑的陰影,意識到他必須做出選擇。他的宗教教導他要尊重月亮作為光線的產生者,但科學教導他月亮反射太陽的光線。科學提供的微妙澄清最終勝過了丹增嘉措(現任達賴喇嘛)的佛教解釋。

今天,當這位政治和宗教領袖面對對生命奧秘的相互衝突的解釋時,達賴喇嘛仍然偏愛科學證據而不是傳統的佛教概念。在美國各州為無宗教的科學教育而戰的時候,他敦促人們在各種觀點之間採取和平之路。據估計,有14,000人參加了他在2005年11月12日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神經科學學會會議上的演講,其中大多數人在大螢幕上播放演講的溢位會場觀看。他身著金色和深紅色長袍,建議對宗教宣告抱持健康的懷疑態度。他認為,儘管科學可以推翻精神教義,但人們可以從科學理解中受益,而不會失去信仰。

但達賴喇嘛也強調,宗教可以幫助科學,而不僅僅是阻礙科學。特別是,他敦促神經科學家不要忽視佛教傳統對大腦的作用,特別是冥想。“要以開放的心態去尋找現實,”他說,這既是指科學研究,也指佛教思想的研究。“沒有調查,我們就看不到現實。”

禮堂裡的神經科學家們表示贊同,特別是那些研究過冥想效果的人。其中一位是肯塔基大學的布魯斯·F·奧哈拉,他發現冥想可以改善睡眠不足的人的表現,效果大約和喝一杯咖啡一樣。奧哈拉讚賞這位宗教領袖對科學的支援,“特別是考慮到進化論的問題,以及[原教旨主義]基督徒不願接受進化論,因為它威脅到了他們的信仰。”哈佛大學的奧利維亞·卡特發現,聽到達賴喇嘛對神經科學的個人興趣以及他對科學探究方法的重視非常有趣。“只要觀察結果可以用來生成客觀的可檢驗的預測,那麼與冥想相關的觀察結果是透過內省還是沉思得出的並不重要,”她說。卡特自己在該領域的工作研究了冥想對知覺的影響。

哈佛醫學院的莎拉·W·拉扎爾指出,並非所有科學家都同樣願意測試佛教的冥想練習。“我遇到過不冥想的主流科學家,他們非常好奇和開放,也有人仍然不願意甚至考慮冥想可能產生一些積極影響的可能性。”拉扎爾發現,冥想可能有助於防止皮質隨著年齡增長而變薄的速度。腦部掃描顯示,隨著年齡的增長,白質通常會退化。這種物質包裹著神經元,幫助它們更有效地工作。拉扎爾發現,年長的冥想者的活躍皮質區域與年輕的非冥想者相當。

但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神經科學家邁克爾·默策尼希認為,這樣的發現不應該太令人驚訝。大腦通常會透過加厚相關區域的皮質來對重複使用做出反應——例如,彈鋼琴的人擁有更多與該技能相關的皮質。此外,最近的研究表明,“精神鍛鍊驅動的塑性變化在許多方面與實際鍛鍊驅動的變化相似,”默策尼希說。

儘管如此,他還是覺得科學研究信仰對大腦的影響的想法很有意思。影像學研究表明,前額葉皮層的一個區域會根據一個人對某個答案的正確性有多強的信念而被啟用。默策尼希補充說,“這種啟用肯定了大腦認為一個人的結論是正確的,無論它是否正確。”這些發現加強了為什麼達賴喇嘛如此重視保持開放心態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