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德班—世界衛生組織的前昆蟲學家迪爾米德·坎貝爾-倫德魯姆比普通人更擔心流鼻血。這是因為他是全球估計 1200 萬患有利什曼病的人之一——利什曼病是一種可能致命的寄生蟲病,最常見的特徵是皮膚和/或粘膜上的病變,由沙蠅叮咬引起。
作為世衛組織氣候變化與健康團隊的負責人和環境流行病學家,坎貝爾-倫德魯姆也更有理由擔心全球變暖將如何影響所謂的媒介傳播疾病。“氣候變化會使瘧疾重返美國和歐洲嗎?不會的,”他斷言。“氣候變化正在侵蝕健康的環境決定因素:水、食物、疾病增加,”他說。世衛組織的研究已經表明,目前全球平均氣溫略低於 1 攝氏度的變暖,每年導致額外 15 萬人死亡,這主要是由於發展中國家的農業歉收和腹瀉疾病。“所有的投入都偏保守,”幫助得出這個數字的坎貝爾-倫德魯姆說。
因此,世衛組織——以及其他公共衛生組織組成的聯盟——在最近在南非舉行的氣候談判中,宣佈氣候變化是全球最緊迫的新興健康問題之一。考慮一下已經發生的一些變化:極端熱浪,例如 2003 年歐洲的熱浪,導致 46,000 人死亡;由於水汙染和溫暖溫度下細菌生長速度加快而導致的細菌性疾病變化;地面臭氧水平惡化,也稱為煙霧,這會導致哮喘和心臟病發作(以及其他健康影響)惡化;花粉變化導致過敏加重;媒介傳播疾病的變化;以及乾旱、洪水和其他形式的極端天氣,例如今年美國發生的 12 起自然災害,造成至少 10 億美元的損失。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這些事情現在就發生在我們身邊,”英國氣候與健康委員會的休·蒙哥馬利博士說,該委員會是呼籲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的團體之一——並在這樣做時考慮公共健康。“如果我們繼續這樣下去,我們就是在為我們星球上的人類書寫死亡證明。”
考慮到公共衛生將以多種方式提供幫助。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例如為現在在室內燃燒木柴、煤炭或糞便的人們(從而縮短他們的壽命並加劇全球變暖)普及現代電力,可能會在公共衛生費用方面節省與實施新技術成本一樣多甚至更多的資金。另一種選擇是可能看到上個世紀世界某些地區公共衛生方面取得的巨大進步發生逆轉。“正如艾滋病毒流行病導致我們國家最近在公共衛生方面取得的進步發生逆轉一樣,”德班納爾遜·曼德拉醫學院的拉金·奈杜博士指出,“氣候變化現在也是如此。”
事實上,像在鄉村學校的屋頂上安裝太陽能熱水器這樣簡單的事情就可以減少像南非這樣的國家的腹瀉疾病。熱水可以更好地洗手,從而提高衛生水平。為衛生診所配備裝置以應對氣候變化造成的各種風險增加也將有所幫助,對氣候適應性基礎設施的投資也是如此,例如更好的水處理設施。
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有其自身的作用。例如,醫院可以透過推廣母乳餵養而不是嬰兒配方奶粉來減少固體廢物,或者只是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由全球約 800 家醫院組成的網路的臺灣分會在 2020 年設定了將排放量減少到比 2007 年水平低 13% 的目標。“這相當於重新造林 34 個紐約市中央公園,”臺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國際健康促進醫院網路副主席邱淑媞博士說。
然而,最終,到本世紀末,人類可能會面臨高達 6 攝氏度的升溫。這樣的氣溫上升將使全球更大範圍的地區面臨長期定期突破 35 攝氏度高溫的危險——這是人體熱調節能力崩潰的臨界點。這可能是氣候變化對公共衛生的最終影響。“這將超過人類居住的極限,”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的安迪·海恩斯爵士說。
或者,正如坎貝爾-倫德魯姆所說,無論利什曼病和其他潛在的人類健康問題如何:“如果[最高溫度估計]發生,一切都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