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德班——所有主要國家,包括髮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首次同意了一項路線圖,該路線圖將透過一項“具有法律效力的成果”來應對氣候變化,該成果將在2020年之前生效。在這裡進行談判的194個國家還同意,此類全球計劃必須最遲在2015年完成。
“我認為我們都意識到它們並不完美,”南非國際關係與合作部長兼德班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主席梅特·恩科阿納-馬沙巴內於12月10日深夜表示,她指的是在結果仍然不確定時提出的協議。“我們不應該讓完美成為良好和可能的敵人。”
可能的成果包括將《京都議定書》的期限延長五年或七年(不包括加拿大、日本和俄羅斯,但將半導體制造中使用的三氟化氮新增到所涵蓋的氣體清單中——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六氟化硫、全氟碳),建立綠色氣候基金以幫助低收入國家應對(儘管目前沒有任何實際資金),成立適應委員會以協調全球此類努力,制定減少森林砍伐的全球計劃的規則以及如何監測此類森林砍伐,以及一個氣候技術中心,該中心將幫助啟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專案。《京都議定書》原定於2012年底到期,為37個工業化國家和歐盟設定了具有約束力的目標,即相對於1990年的水平平均減少5%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美國從未批准《京都議定書》,該議定書於2008年生效。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最終,最感興趣的各方——美國、歐盟、印度、中國和其他國家——在全體會議的地板上聚集在一起達成協議,主要是透過模糊這項新的、可能具有全球意義的努力的確切措辭。“美國看到了打破阻止最大排放發展中國家採用具有約束力的承諾的牆的機會,並利用了這一點,”美國環保組織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的國際氣候政策主管傑克·施密特說。
當然,類似的行動計劃在2007年的巴厘島達成一致,但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崩潰了。而且,即使對於那些也同意接受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2013年下一份評估報告中預期的科學“指導”的談判代表來說,也很明顯,“德班加強行動平臺”和延長的《京都議定書》都無法完成限制不斷上升的溫室氣體排放的任務。
事實上,根據正在進行的坎昆協議(在2010年氣候談判期間構思的)下收集的減緩承諾將導致全球平均氣溫上升超過2攝氏度,根據多項分析——並且可能不會導致本十年實現該目標所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峰值。德班一攬子計劃不會改變這一點。“當然,一攬子計劃不是我們能做的最好的,”恩科阿納-馬沙巴內於12月11日早些時候在談判中指出。“我們必須而且我們將做得更好。”
但這個新的一攬子計劃確實首次包括所有國家共同努力實現全球溫室氣體減排,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它重申,將全球變暖控制在不超過2攝氏度仍然是此類國際談判的目標,並啟動了一項工作計劃,以考慮如何提高目標,尤其是在像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這些國家對過去幾個世紀全球排放的大部分溫室氣體負有責任。
“強有力的演講和措辭謹慎的決定無法修改物理定律,”憂思科學家聯盟的戰略和政策主管奧爾登·邁耶指出。“大氣層只對一件事做出反應:排放。世界在減排方面的集體目標水平必須大幅提高,而且要儘快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