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科學》2024年9月刊的撰稿人

作家、藝術家、攝影師和研究人員分享故事背後的故事

Image of Beth Zaiken in front of a pre-historic landscape

蒂姆·誇迪/藍色犀牛工作室

貝絲·扎肯
當恐龍是什麼感覺?

自童年起,貝絲·扎肯(上圖)就對老式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展覽著迷——那些使用視覺技巧使玻璃面板後的雕塑和壁畫感覺像是廣闊、沉浸式世界的展覽。“這完全是一種神奇的幻覺,”她說。“就像繪畫活過來一樣。”今天,扎肯為博物館展覽設計類似的壁畫,通常以恐龍、猛獁象或其他史前動物為特色。在本月的封面故事中,由進化生物學家艾米·M·巴拉諾夫和古生物學家丹尼爾·T·克塞普卡撰寫,內容是關於當恐龍是什麼感覺,她將霸王龍三角龍的世界栩栩如生地展現出來。

扎肯喜歡描繪逝去時代的挑戰:你必須“想象不同時期的地球,並將自己傳送到那裡”。她住在明尼蘇達州密西西比河的回水支流上,形容自己是“完全的水生生物”——一個熱愛釣魚、劃獨木舟和皮划艇的人。這條河流是大量鯰魚的家園,她還將這些本土淡水魚作為寵物飼養在她 125 加侖的水族箱中。她還養了四條狗和兩條蛇。“如果你給我一半的機會,我會愛上任何會動的東西,”扎肯說。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亞歷克·盧恩
憑空而出

近十年來,亞歷克·盧恩作為一名新聞記者在俄羅斯生活和工作。他走遍全國各地,報道從政治到體育到科學的一切。他最早的氣候報道之一是關於永久凍土融化如何摧毀北極城市。後來,他寫了一個被北極熊佔領的城鎮,以及被石油工業取代的馴鹿牧民。他在俄羅斯的經歷讓他清楚地認識到,氣候變化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重大故事”,現在是英國自由氣候記者的盧恩說。

為了本期雜誌的專題報道,盧恩前往加利福尼亞州、得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參觀當前和未來直接空氣捕獲 (DAC) 工廠的所在地。這項技術有望從空氣中吸走二氧化碳,使其可以封存在地下,但成本很高。它的使用也充滿了重要的倫理問題,這使得這項技術“極具爭議性”,盧恩說。“DAC 是會透過幫助我們彌補最後幾十億噸二氧化碳來拯救世界,還是僅僅會延續我們今天如此嚴重依賴的化石燃料行業?”

維羅妮卡·法爾科內裡·海斯
一種新型止痛藥

作為一名醫學插畫家,維羅妮卡·法爾科內裡·海斯專注於非常複雜和非常微小的領域。“分子生物學是我的最愛,”她說。自從大學學習生物學以來,她一直喜歡透過強大的顯微鏡觀察構成生命基礎的分子和結構。“很容易迷失在”這些複雜的世界中,她說。“你只是想一直看下去。”

對於每個專案,海斯都會學習一個新的科學領域,並嘗試將這些資訊轉化為視覺表現形式,這將“帶[您]一起學習我剛剛學到的東西”。在本月由科學記者瑪拉·布羅德富特撰寫的關於新型止痛藥的專題報道中,海斯說明了離子通道如何使神經放電——以及鈉通道阻滯劑如何靶向它們以阻止疼痛的根源。

當海斯在 2014 年至 2018 年期間為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細胞生物學實驗室工作時,科學家們仍在試圖瞭解這些離子通道的結構。因此,她對了解新藥如何能夠靶向它們特別感興趣。“我真的、真的希望這些[新藥]能夠幫助很多在日常生活中與疼痛作鬥爭的人,”海斯說。

莉迪亞·丹沃思
與年齡俱增,能力更強

在高中和大學時,莉迪亞·丹沃思更像是一個歷史和英語愛好者——“我選修了儘可能少的科學課程,”她說。然而,在她作為記者的職業生涯中,她經常發現自己報道與健康相關的主題。她的第一本書於 2009 年出版,追蹤了揭示鉛毒性作用的科學家。“我為此感到非常自豪,”她說。從那時起,丹沃思開始更多地深入科學報道,通常側重於神經科學。“科學感覺很重要。感覺像是值得講述的故事。”事實證明,她缺乏先前的知識反而成為了一種優勢,使她能夠提出更好的問題並探索更好的解釋。

現在是《大眾科學》的特約編輯,丹沃思在布魯克林和她在紐約州中部家人的農場之間分配時間。在她的“健康科學”專欄中,她撰寫關於新的或有趣的科學,以解答讀者可能對自身健康提出的問題。在本期雜誌中,她駁斥了關於衰老總是伴隨著認知能力下降的普遍神話。“人們普遍存在一種真正的文化刻板印象,即每個人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認知能力下降,”丹沃思說。但實際上,“如果你有一個健康的大腦,許多人幾乎根本不會下降。”

艾莉森·帕肖爾《大眾科學》的副新聞編輯,經常報道生物學、健康、技術和物理學。她編輯該雜誌的“撰稿人”專欄和每週線上科學測驗。作為一名多媒體記者,帕肖爾為《大眾科學》的播客Science Quickly撰稿。她的作品包括一個關於音樂製作人工智慧的三部分迷你劇。她的作品也曾發表在Quanta Magazine和Inverse上。帕肖爾畢業於紐約大學亞瑟·L·卡特新聞學院,獲得科學、健康和環境報道碩士學位。她擁有喬治城大學的心理學學士學位。在 X(前身為 Twitter)上關注帕肖爾 @parshallison

更多作者:艾莉森·帕肖爾
大眾科學雜誌 第 331 卷 第 2 期本文最初以“撰稿人”為標題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第 331 卷第 2 期(),第 5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92024-YvKeNidVqWqUITBgKK4T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