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等於更強降雨

透過衛星追蹤厄爾尼諾現象表明,全球變暖不僅意味著更強的暴雨,還意味著更乾燥的沙漠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報道。


根據科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隨著全球持續變暖,世界上最溼潤的地區很可能變得更溼潤。 然而,沙漠居民可能會看到他們接收到的少量雨水乾涸,因為降雨將更加集中在高降水地區。

英國雷丁大學的大氣科學家理查德·艾倫和邁阿密大學的布萊恩·索登查看了自1987年以來的每日降雨衛星記錄,以瞭解氣溫升高如何影響降水。 這是大氣中溫室氣體水平上升預期的主要氣候變化之一。 研究人員特別關注了厄爾尼諾現象,即熱帶太平洋水域變暖,導致氣壓升高、風向改變,並且每隔幾年就會發生。

這種天氣模式在某些地區造成洪水,在另一些地區造成乾旱,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改變全球氣候——因此是全球變暖的一個很好的替代指標。

索登說:“在我們研究的1987年至2004年期間,溫暖的厄爾尼諾現象與強降水發生頻率增加之間存在明顯的關聯。” “在氣候變暖的情況下,這類事件肯定會變得更加頻繁。”

例如,其他研究表明,自 20 世紀 50 年代以來,向印度傾瀉 6 英寸(150 毫米)或更多降雨的季風暴雨變得更加常見。

衛星觀測結果與各種計算機模型的預測一致。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預計,這些變化將對農業、人類健康和自然環境造成嚴重破壞。

科學雜誌的這項研究也表明,計算機預測可能低估了強降雨的嚴重程度。 溫暖的海洋導致的強暴雨次數是模型預測的三倍——其他研究表明,這些模型未能解釋大氣中水蒸氣的快速增加。

艾倫說:“在氣候變暖的世界中,強降雨很可能會變得更加普遍和更加強烈。” “現在說現實世界中降雨的變化將在多大程度上超過氣候模型的預測還為時過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