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太空來看,氣候變化顯而易見。20多年來,衛星影像顯示春季的綠色植物在當季越來越早地萌發。由於全球變暖,世界許多地區的生長季節正在延長。儘管這可能會提高某些地區的作物產量,但它也會帶來許多其他不利的影響,例如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第二份報告,將亞馬遜東部從熱帶雨林轉變為熱帶稀樹草原。
永久凍土正在融化,危及從阿拉斯加到巴塔哥尼亞的道路。山區積雪在一年中較早融化,危及美國西南部、中國和印度等地的供水。氣溫上升正導致動植物物種遷移以尋找更涼爽的氣候,無論它們生活在海洋中還是陸地上;南極洲以前是禁區,現在出現了新的植物物種。“工作組一確定的人為變暖首次與其影響聯絡起來,”辛西婭·羅森茨威格說,她是工作組二報告的協調主要作者,也是哥倫比亞大學NASA戈達德空間研究所氣候影響小組的負責人。“人為變暖很可能對許多物理和生物系統產生了可辨的影響。”
事實上,IPCC對自2001年上次報告以來發表的同行評審科學文獻的分析表明,近90%的此類研究證實了因氣溫升高而預期會發生的變化。從全球森林火災和蟲害爆發事件增多,到極地冰蓋範圍縮小,觀測結果都支援了氣候變化假說。“我們在過去50到75年裡看到的引人注目的故事是,不僅氣候在變化,而且這種變化是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的,”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地理和地球系統科學教授,也是另一位協調主要作者比爾·伊斯特林說。“在農業方面,我們看到農民為了利用早春的溫暖而改變某些作物的種植日期。”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農業可能是最容易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人造系統。報告指出,溫室氣體二氧化碳(CO2)水平的升高將有助於肥沃土地,而溫暖的天氣將提高北美的小麥、玉米和水稻產量,同時導致熱帶地區的產量急劇下降。預計還會產生其他影響:沿海地區洪水增多,營養不良和疾病增加,以及已經乾旱的地區水資源短缺加劇等等。“[巴基斯坦人民]賴以生存的冰川預計將在35年左右消失。這並不遙遠,”凱瑟琳·米勒說,她是該報告的主要作者,也是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社會與環境研究所的科學家。“我們正面臨一些真正的人道主義危機。”
影響的真實程度才剛剛開始被理解,甚至是被研究。本報告所依賴的大多數研究都是在北美、歐洲或澳大利亞進行的,而來自發展中國家的資料很少,這些國家的影響可能最為嚴重。報告的另一位主要作者,康涅狄格州米德爾敦市衛斯理大學的經濟學家加里·約赫表示,由於已經排放的溫室氣體,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再升高一度攝氏度將使亞洲額外12億人面臨缺水。而且,報告還指出,二氧化碳水平的上升顯然會導致世界海洋酸度增加,儘管這些影響尚未得到證實。
報告的作者建議採取“適應和減緩相結合的方案”來應對這個問題。“當然,適應必須是當務之急。原因是,將管道中的氣候變化從管道中移除已經太晚了,”報告協調主要作者、斯坦福大學氣候學家斯蒂芬·施耐德說。“無論有沒有氣候變化,我們都可以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情。它們不會讓你對氣候變化免疫,但會降低你的脆弱性。”
報告的作者表示,潛在的解決方案包括從海堤到農業和土地利用規劃實踐的改變,以及個人食物和娛樂選擇的改變。關於氣候變化減緩,IPCC第三工作組將於下個月釋出報告,其中建議包括掩埋化石燃料發電廠排放的二氧化碳,以及普遍節能。“我們需要更多地關注適應和減緩,以及在發展中國家發展復原力,”羅森茨威格說。“我們現在正朝著解決方案階段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