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關於保護美國化學設施免受恐怖分子襲擊的在國會山展開的辯論,最終歸結為一個核心問題:應該如何處理氯氣?
爭議的焦點在於水處理廠是否可以在沒有氯氣的情況下執行。
據美國自來水工程協會稱,氯氣已使用一個多世紀用於消毒飲用水,並使預期壽命提高了 50%。該行業協會表示,約 98% 的北美水處理系統使用氯氣。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但環保主義者——強有力的水處理規則的最積極倡導者——不喜歡氯氣。他們認為,透過鐵路運輸和儲存大量氯氣到水處理廠是危險的。美國公眾利益研究集團 (U.S. PIRG) 和其他倡導團體表示,在脫軌或恐怖襲擊中釋放的氯氣可能會在一次事件中威脅數千人的生命。他們希望水處理廠找到更安全的替代品。
“確保化學設施安全最有效的方法是用更安全的替代品取代危險化學品和工藝,前提是這些替代品在技術上可行且具有成本效益,”美國公眾利益研究集團的莉茲·希區柯克今年早些時候在眾議院小組委員會上表示。她說,已有 200 多家處理廠改用更安全的替代品。
眾議院聽取了這些建議,在其最近透過的化學品安全立法中加入了一項條款,要求像處理廠這樣的高風險化學設施——如果被認為是技術上和經濟上可行的——轉向更安全的替代品。該條款預計將成為參議院的癥結所在,共和黨人在參議院辯稱,要求採用替代品的法規將導致公司倒閉並造成失業。
“我們認為,在涉及我們這種本質上更安全的技術時,行業可能比……政府更瞭解,”在漂白劑行業擁有 50 多年曆史的 Allied New Technologies 總裁吉姆·帕爾默說。
但也有行業官員並不介意這場討論。“這場辯論是健康的。這需要被討論,”加利福尼亞州長灘水務局的工程師兼運營副總經理羅伯特·鄭說,該部門正在試驗現場製備氯氣。
“我只是驚訝於沒有更多人關注它,”鄭補充道。“當成噸成噸的有毒化學品透過油罐車運輸時,我認為這讓人有理由停下來思考。”
替代技術的倡導者表示,該立法過於薄弱,無法消除氯氣鐵路運輸。
“那裡的立法顯然是在努力做正確的事情,而且該法案本身與我們過去的情況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計劃使用鹽、水和電力在現場生產氯氣的 K2 Pure Solutions 公司董事長大衛·西納蒙說。“但我認為我們都認為它還不夠深入。”
例如,西納蒙說,一項要求各州審查化學設施的安全評估並允許他們訂購更安全替代品的條款,並沒有解決整個供應鏈的安全性問題。雖然工廠可能會被迫購買漂白劑而不是氯氣,但漂白劑製造商仍然必須購買氯氣。
“風險只是被傳遞了下去,”西納蒙說。“沒有任何改變……問題在於供應鏈——它只是將風險轉移到幾英里之外。”
“一切聽起來都很好聽”
並非所有人都同意更強硬的強制措施是正確的方向,一些反對者表示,水淨化很複雜,氯氣除了水之外還用於多種用途。
行業代表表示,他們正在遵守當前的《化學設施反恐標準》 (CFATS),並且該法案中關於更安全技術的措辭將要求對政府瞭解不如行業的設施採用聯邦強制技術。
“我們認為,目前的 CFATS 真的很好,”漂白劑製造商帕爾默說。“我們不太確定……本質上更安全技術的想法。”
帕爾默的 Allied New Technologies 擁有七家採用傳統漂白劑製造方法的工廠,並計劃新建一家採用鹽制漂白劑方法的工廠。帕爾默說,這將是北美最大的此類設施。
“我們將關注它的運作情況,並有可能在美國其他地區的其他工廠也這樣做,”帕爾默說。“像其他任何事情一樣,一切聽起來都很好聽,但我們想讓工廠執行一段時間。作為一項基本服務,我們不能假設一切都會執行良好。”
帕爾默說,新工廠之所以成為可能,是因為該公司擁有龐大的客戶群,可以承擔前期資本成本,這對於一些沒有穩定基礎的設施來說是不可能的。
“這是一筆巨大的資本投資,”帕爾默說。
而且,建造一家可以將鹽和水變成漂白劑的工廠是很複雜的。“[使用更安全的技術]聽起來確實很棒,”帕爾默說,“但如果工廠倒閉,社群沒有安全的飲用水,社群又有多安全呢?”
帕爾默說,關於從氯氣轉換的決定取決於風險與回報分析。例如,一個孤立的設施在運輸氯氣時比城市中的工廠風險要低得多,他說。
人們正在採取其他方法來最大限度地減少氯氣運輸的風險。使用鹽制漂白劑技術的工業漂白劑主要生產商 Olin Corp. 上個月宣佈計劃在明年年底前擁有專門設計用於運輸漂白劑的鐵路貨車。
“在未來半年到一年內,這個國家在如何獲得用於水淨化的漂白劑方面將有很多選擇,”位於俄亥俄州的 BleachTech 公司所有者蒂姆·梅格利說,該公司使用的技術是 Allied New Technologies 贊成的技術。
價格標籤
公用事業公司在氯氣決策中需要考慮的另一個因素是成本。
元素氯氣是 100% 的氯,而次氯酸鈉(或漂白劑)約含 14% 的氯,這意味著要達到相同的效果,次氯酸鈉的用量要比氯氣多。
梅格利說,用鹽、水和電製成的次氯酸鈉更純淨,因為設施可以控制工藝的每個步驟以去除雜質。他說,這意味著該產品質量更優,但生產商必須徹底瞭解運營和漂白劑市場,才能使轉型成為可能。
“你必須在漂白劑行業工作很長時間才能瞭解漂白劑市場的運作方式,”他說。
梅格利說,一家用鹽製造漂白劑的工廠可能耗資約 3000 萬美元,而使用運輸來的氯氣則只需 200 萬美元或更少。不過,雖然成本較高,但漂白劑更純淨,不會降解。
但活動人士指出,已經完成轉換的設施數量是支援該條款可行性的有力論據,並表示安全的關鍵方面之一是減少後果。
“使用更安全、更可靠的化學品和工藝是使化工廠以及我們的社群更安全、更可靠的常識性方法,”美國公眾利益研究集團的希區柯克說。“氯氣就是一個例子,技術已經發展到可以同時使用替代品並及時生產,這樣你就無需運輸和儲存裝滿 90 噸氯氣的鐵路貨車。”
經 Environment & Energy Publishing, LLC. 許可,轉載自 Greenwire。 www.eenews.net, 202-628-6500